临汾新闻网讯 翅果油,注定是大自然对乡宁的馈赠。当这种从濒危树种中提取的纯天然精华,被生产它的“琪尔康”公司带上第十届“中博会”时,不出所料地引来了观者侧目和啧啧。时至今日,会展已落幕,但它的神奇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着。
乡宁有棵千岁的“树王”
追溯翅果油的“前世今生”,不能不提翅果油树。
翅果油树,胡颓子科植物,起源于1.4亿年前的第三纪时期,是第四纪冰川后现存的孑遗植物之一。因其顽强的生存能力,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1899年由法国人Girald在陕西户县涝峪发现,1905年由德国植物学家Diels定名,1966年时任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郑万均为其取了“翅果油树”这个中文名字。
翅果油树是世界濒危树种,被编入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植物红皮书。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翅果油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1999年8月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翅果油树在全球范围内只星散分布于吕梁山区,且仅在乡宁集中成林。至今,在我市乡宁县依然存活着一株已有千年历史的翅果油树,并且依然开花结果,当地百姓称之为“树王”,而乡宁县则被国家授予翅果油树国家地理原产地认证。
“植物活化石”走出深山
翅果油树从濒危树种到被人熟知,并被开发、研究、利用,不能不提一个人——张连水。
今天,张连水是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官网“品牌故事”中介绍了他与翅果油树的“邂逅”。
早在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连水听山西师范大学的几位专家说山西有一种树叫翅果油树,全身是宝,不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绿化环境,同时也是历代帝王强身长寿的法宝,可惜已经灭绝了。
张连水隐约觉得几位专家描述的那种树,在家乡好像见过,于是他用心记下了这种树的特征,回到家乡——乡宁去寻找。张连水几乎走遍了乡宁县的每一寸土地,翻过了所有山头,见到上年纪的老人就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连水终于在云丘山发现了翅果油树野生林。这一发现,轰动了当时的植物界。
“要拯救濒危的翅果油树,让家乡改变环境,让乡亲脱贫致富,让人类分享健康!”张连水背着几公斤的翅果奔走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各大专科院校和科研单位。
历经十多年,张连水在各级政府和近百名植物学家、营养学家、医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从生态效益研究、繁育和品系筛选、种植技术研究推广、病虫害防治、药用价值研究、产品研发等六大方面开展对翅果油树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拯救了濒危灭绝的翅果油树。
由于对翅果油树这一国家二级濒危植物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填补了中国高端保健品市场空白,所以业内人士尊称张连水为翅果油树专家。
“植物活化石”迎来新时代
其实,早在1976年国务院就组织专家对翅果油树、翅果油进行了研究,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了翅果油树全身都是宝。
翅果油树的根系发达、根蘖形成能力非常强,对改善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树干质地坚硬、纹理致密,色泽美观、耐腐蚀,是制作家具、木质艺术品等的好材料。
叶子表皮有大量的气孔、茸毛,能反射阳光,降低温度及叶子内的水分蒸腾。叶子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它净化空气的作用,又因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还是制作茶叶等养生保健品的好原料。
翅果油树的花芳香、花蜜量大,是很好的早春蜜源。
翅果油树还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的果实称为翅果,翅果种仁出油率高达30%,油质好,味美可食用。
翅果油,是通过二氧化碳超临界抽提技术提取出的纯天然精华成分,它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保健作用等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对它的开发、利用乃至保护,始终绕不开一个公司。作为全球唯一一家以纯天然珍稀翅果为原料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企业,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集科技研发、经济林建设、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多年来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持续增强企业活力,摸清了野生翅果油树的分布区域、种群分类、特征特性,制定出翅果油树保护、开发技术路线与具体实施方案;发现翅果油树害虫48种、益虫13种,初步勾勒出“翅果油树害虫与益虫生物圈”,并对危害生产较大的“4虫4病”,探索出对应的综合防治技术路线;总结出了翅果油树育苗技术;总结出了种子育苗、林地规划、移栽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一整套操作技术规程。尤其在翅果深加工方面成绩突出,生产的翅果油软胶囊、翅果蜜、翅果油系列化妆品得到市场广泛好评。前不久,在安徽合肥市举办的第十届“中博会”上,“琪尔康”生产的翅果油系列产品代表我市参展,一时间颇为引人瞩目。
为了使这一濒危的“植物活化石”获得“重生”,也为了造福一方,“琪尔康”公司建基地、育苗木,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公司与农户签订了70年的土地租赁协议,租用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荒山荒坡在内的3.9万余亩土地;与农户签订栽植管护协议,雇佣当地农户进行翅果油树的栽植和管护;优先流转公司土地的农户和贫困户在基地中进行翅果采摘,每斤给农户2元采摘费。“琪尔康”公司发展翅果油树基地,平均每年可带动农户1918户1930余人,每户可增收10300余元。同时,公司鼓励农户发展自建翅果油树基地,免费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多年来累计培训项目区农民达5000余人次,并与他们签订翅果保护价收购协议,每户每亩地可增收1280元。
如果说,翅果油之于乡宁和“琪尔康”是大自然的馈赠,那么,乡宁和“琪尔康”之于翅果油树——这种濒危树种是否是一种拯救呢?
今天,世界最大的翅果油基地位于乡宁县西交口乡,在海拔800——1500米的深山高坡,总面积有6万余亩,计划形成经济林10万亩……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