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贫”奔“大富”
——乡宁县科技服务中心驻大坪村扶贫工作队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乡宁县大坪村位于枣岭乡西北端,共有8个自然村,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是全县36个贫困村之一,传统思想“不谋发展、维持现状、四平八稳”就是“大坪”的原始内涵。自2016年科技服务中心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的步伐不断加速,扶贫政策如春风化雨,贫困户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大坪村委8个自然村,以前“老土路”“牲口驮水”“看病就医难”一直是摆在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工作队进驻后,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地形、勘察路线,拓宽并硬化道路3条共6.296公里,结束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局面;修建容量50立方的饮水工程水塔1处,铺设自来水管道直接入户,解决了老百姓的用水难题;新建了卫生室,吸纳了专职医生,实现了“头疼脑热不出村,小病小痛家门口治疗”——这些曾经不敢想的好事,如今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村民闫杨杰高兴地说:“咱村路好走了,也不用拉水了,娃娶媳妇咱腰杆也硬了。”闫杨杰患有慢性病,经常必须早早的去乡卫生院、县医院排队挂号,来回费时长,花钱多,农活经常就撂下了。提起新建的卫生室,他说:“现在在家门口就看了,庄稼不耽搁,心里也踏实。”
二
以前的大坪村,大部分村民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维持生计,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工作队争取了扶贫产业项目,免费提供花椒树苗,邀请省农大专家现场讲授,对花椒栽植的株距、行宽,花椒如何管护,病虫害如何防治等进行指导培训,做到了“手把手技术指导,零距离入户服务”。截至目前,共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520亩,花椒573亩,核桃20亩,举办培训13场次。
在工作队的协调下,大坪村建成10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一处,为增加村民收入提供保障。村民闫永堂说:“帮扶队不仅仅考虑当前,还考虑了我们的长远发展。苹果、花椒、核桃从树苗到栽种,跑前跑后,请专家讲技术,请相关部门讲政策,给全村老百姓‘拔起了穷根、扎下了富根’,我们特别感恩。”
三
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白军泽居住在父辈的土窑洞里,由于年久失修、裂缝满布,每当阴雨天气,屋顶时不时有小土块掉落。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给贫困户修建新房,实施易地搬迁。如今,整洁干净的新房已经竣工,白军泽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一辈子就给娃留下这两孔土窑,娃自己残疾没有能力,我就没想过这辈子他还能住新房,现在政府给他修下了。”目前,大坪村三个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帮扶下,全部都建起了新房。
逢年过节,工作队总要去贫困户家里看看走走,给他们送米、送面、送油、送衣物,给残疾人送轮椅、送拐杖、送坐便器。在得知村民师生莲因残致贫,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工作队立即上门前往探望。师生莲感动地说:“我常年疾病缠身,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娃的生活费我也供不起,光景过的不如人。工作队给我两个女儿申请了教育资助,把学习生活费用全管了。他们还时不时过来,我真的感谢他们。”
如今的大坪,正在逐步脱离“大贫”奔“大富”,成为枣岭乡脱贫攻坚样板村。驻村队出谋划策帮扶多、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多、村容村貌变化多、村民生产发展项目多、致富增收门路多,让大坪的群众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起美好生活的新盼头。(袁红梅)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