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片试验田有50亩左右,最中间是育苗成功可以投放市场的油用牡丹苗,一株可以卖到3元。”日前,乡宁县尉庄乡山水村党支部书记冯志宏指着面前的幼苗对记者说:“往后走,是我已经试种两年多的油用牡丹,产量每亩地150公斤左右,不过我打算用这批油用牡丹继续育苗。”冯志宏非常干练,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在他的带领下,山水村种植了2000余亩油用牡丹,共9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种植油用牡丹、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富民强村成为山水村的一条绿色致富渠道。
山水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为小麦、玉米市场持续低迷,改变山水村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摆在冯志宏眼前的一个大难题。“我在甘肃酒泉当过5年兵,那里的油用牡丹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我们村的气候、地理情况与酒泉很相似,所以考虑种植市场比较紧缺的油用牡丹。”有了这个想法后,冯志宏就在自家地里开始试种油用牡丹。“2014年,我一直在做种植油用牡丹方面的实验,并不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发现它还是相对比较好种植的。”油用牡丹有“一次种植、终生受益”的特性,即一次播种,今后40年至60年基本都会开花结果。冯志宏介绍,油用牡丹是一种低矮灌木,修剪、采摘非常简便,也适合村子里的老人种植。更重要的是,油用牡丹浑身是宝,花瓣、花蕊可以泡茶,苗木可以用来做城市绿化,果实可以制作保健品、化妆品等。
一年时间里,冯志宏每天都会在基地详细观察油用牡丹的生产情况,并记录当天的风速、湿度、土壤状况,来确认什么样的环境最适合油用牡丹生长。2015年,冯志宏试种的油用牡丹基本成活,带着这项实验成就,冯志宏走街串巷开始推广种植油用牡丹。
“村里人都知道冯志宏搞实验,来来去去都看得到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所以就想跟着尝试种植油用牡丹。”暂家坡村村长张卫太说。暂家坡村是山水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开始免费发放油用牡丹苗无人问津,到如今全村种上油用牡丹,老百姓逐渐认可了这条新路子。
“引导老百姓种油用牡丹之后,压力很大,生怕这东西长不好,让老百姓受损。”为了确保油用牡丹健康生长,冯志宏多次去甘肃中川油用牡丹种植研究中心学习,把技术和经验免费教授给当地百姓。不仅如此,他还自己总结了一套播种育苗、苗木栽植以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把这些知识装订成册发送给村民。
眼看着村子里的油用牡丹即将进入盛果期,冯志宏又成立了乡宁县昌农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想方设法为村子里的群众提前找好销路。村集体和农户积极参与,共发展社员56户。
“现在我们正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下一步,我们尝试打造一条从种植到产品的生产线,不仅可以让山水村老百姓增收,还能带动周边村庄百姓就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冯志宏信心满满地说:“结合我们距离云丘山比较近的地理优势成片栽植的油用牡丹,到了花开时节,将会形成一道美丽壮观的风景。”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