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新点子”拓宽“新路子”

2019-12-13 09:07: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在乡宁县,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逐渐发展壮大,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吴东山就是其中一员,他今年32岁,西坡镇赵垛村人,先后获得了“乡宁县县长创新奖个人优秀奖”“西坡镇优秀电商个人奖”等奖项。他敢想敢干俯身田间地头,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2010年12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吴东山在家乡成立了乡宁县丑怪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座覆盖千余亩的现代化无公害核桃示范园建成了。

  该合作社以“源于农户,服务农户”为发展理念,为农户谋福祉,通过统一的组织管理,统一的包装销售,带动了当地32户、108人,其中贫困户29户,一般农户3户。

  为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他又相继注册了“乡里乡亲誉丑怪核桃”商标,并申请1000亩核桃、1000亩花椒无公害食品认证。

  为啥把农产品名称叫“丑怪”?这名有渊源:因核桃的生产基地,怀抱吕梁山,背靠黄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全年雨水充足,所产核桃外形虽丑陋但个大皮薄轻捏即碎,故命名为“丑怪”核桃。

  线下工作完善了,线上工作当即执行。从小就酷爱钻研的吴东山一刻也不放松,他外出考察学习建设电商服务站,让农产品上线销售。从2017年至今,吴东山成功搭建了“乡里乡亲”电商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帮助农户销售绿色有机农土特产品,品种涉及核桃、花椒、苹果、养生茶、果干(杏皮桃皮等)、天然葵花油、土鸡蛋、农家土猪肉等50余种,产品远销至内蒙古、浙江、上海等地,并与外地客商直接地头对接,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了农户的核桃。同时有偿鼓励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与销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关键节点,走稳“新路子”。还记得,2017年9月下旬,秋高气爽,全县的核桃正进入采摘的最佳时节,可天公不作美,整整10余天阴雨绵绵,通往各村的交通不便且销售信息不通,这核桃再不采收,很可能发霉。眼看着乡亲们一年的辛苦要付诸东流,吴东山心中万分焦灼。在这种情况下,他带领社员迅速整合信息资源,对外发布核桃义卖活动,将核农的核桃以枣岭乡岭上村委为中心并辐射周边村落分级收购,且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2元,通过各方努力,10余天共销售了青皮核桃300余吨,得到了当地农户赞誉和客商的认可。

  一次义卖不算啥,如何让农民持续受益才是真帮扶。强化农民培训,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从“骨子里”强大起来。现如今,合作社挖掘产品文化,做精美青皮核桃包装,每逢进入7月份,推出“乡里乡亲誉丑怪青皮核桃亲情包装”,每箱2.5公斤装的优质大规格青皮核桃,并赠送精美核桃刀、手套、湿纸、便利袋,这贴心的设计理念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仅如此,两年前,吴东山一个“新点子”的实施,又为当地农业发展提效添力。他依托合作社举办了以“品核香、忆童年,扶贫助销”的主题活动,该活动主要通过体验核桃园采摘、现成签单网商销售、文艺表演、电子商务贫困户培训等方式。

  活动当天参与人数达200余人次,网上销售青皮核桃500余单,激发了城市消费者在田间地头采摘的兴趣。一场“接地气又实用”的电商培训,更把活动推向高潮。山西省电商知名专家珍子老师给乡亲们授课,讲课风格幽默易懂,百余名贫困户及学员都受益匪浅,增加了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和认知。农民接受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方法,接下来销售成绩自然有目共睹,据统计自培训后,青皮核桃销售两万余单。

  如今,吴东山将网店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地的农民都愿意跟着他干事。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培训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当农民也很骄傲,种地也有盼头”成为他们的一种共识。“经过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技术底子好、接受能力较强,而且富有激情与干劲。”吴东山说,能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是无比自豪的事情,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助力是责任更是担当。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