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尘封62年的契约道出叔侄情深

2015-12-29 11:10: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2月中旬,祖籍尧都区土门镇土门村的老王打开母亲去世时交给自己的一个毛巾小包,说母亲当时反复叮咛“那是咱的地、是祖业,不能卖。”

  小包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还有多少割舍不断的人间真情呢?不久前,记者走访了当事人,解开了一段尘封62年的历史。

  包中珍藏着一张草契和一张税票。这是1953年10月9日立的契约,距今已有62年的历史了。

  老王家的祖宅在土门镇土门村颇有名气。只要打听“古链院”,村里上年纪的人都知道。但是关于“古链院”因何得名,却没有人说得清。

  契约立的是死契,标的是老王的伯父王海元南房后边的空地,2.1平方丈。说合人王平林、李永太;写契人,王平林;产邻王全金;标的金额72万元(现在价值72元)。当时的村长杨全锁在契约上签字盖章。

  在草契的后边还附有一张泛黄的税票。编号“字第2312号”山西省临汾县人民政府卖契”出人:王海元,住址土门乡”“承人:王福金,住址土门乡”。这块“空地”的四至东南西北标注得非常清楚,落款时间:公元1953年10月21日,比草契晚12天。

  1943年冬天,王海元的父亲不幸在黑龙关遇难。之后,王海元的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儿女,但在1953年突然辞世。当时,棺木是最大的开销,也难住了众人。王海元的叔叔(老王的爷爷王福金)出面处理丧事,他四处筹钱,了结了此事。因此才有了这个“空地”契约。立契做主的是王海元的妻子吉月花,谈及此事,老人说: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难中方显真情。”

  王海元、吉月花夫妻的儿子王吉平介绍,那“空地”契约体现的是亲情,当时能在自家尚且困难的情况下,买”下那块空地实属不易,到现在还闲置着。从契约中也可以看到叔侄之间的骨肉情深。

  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