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孝和林:文化与农法同台演绎生态农业新模式

2016-01-27 10:13: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 尧都区孝和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传统文化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义务培训的同时,开始采用“自然农法”对土地进行改良。自2012年以来,走出了一条按照纯天然的方式生产,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全程拒绝农药、化肥、除草剂、化学添加剂、转基因种子,使用沼液,喷洒有益菌制剂EM和酵素,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该公司下辖的孝和林文化教育中心在襄汾县永固乡北众村北的一个改造厂区里,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教室宿舍,能容纳100多人吃住,5年来义务开办传统教育培训班100余期,参加培训群众累计6万多人次。市文明办授予道德大讲堂,市妇联授予亲情教育基地,市关工委授予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在进行传统文化义务培训的同时,从2012年开始,该公司下辖的临汾市北吉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EM和酵素改良土壤、农场四周种植香椿林隔离带,绝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任何有害化学物质,历经绝收、虫害、草害等考验,到如今农田生态已经恢复,田鼠、昆虫、刺猬、蛇、瓢虫等动物与微生物、农作物和谐共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2015年11月8日,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来到临汾市态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并签署协议,确立态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实践基地。

  所谓自然农法,就是指遵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记者了解到,自然农法可以充分发挥土壤原有的力量,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准备农田环境,实施轮作套种;利用绿肥、堆肥和含有各种养分的物质来维持和增强地力;利用间作、天地等技术,以生态学的方式防除病虫杂草;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不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公司承包土地共503亩,其中,种植香椿及山药100亩,小麦、黄豆388亩,设施农用地15亩。公司践行传统文化、传统农耕、生态农业,坚持不用化肥农药,通过种植香椿形成自然隔离带、喷洒自制环保酵素、人工除草,经过5年土壤改良,逐步形成年产小麦10万公斤、黄豆4万公斤、山药5万公斤、香椿嫩芽0.5万公斤的规模。

  为了推广“道法自然”的生态农业模式,更好地造福社会,2015年,该公司成立了襄汾县孝和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周边农户一起投入到生态农业中,还大地一片健康。为了让自然农法种植农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公司不断尝试逐步完善孝和林品牌系列的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用心做好产品深加工这篇“大文章”。为此,北吉众又专门成立了子公司——临汾市态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态和生物主要以自然农法种植山药、野生酸枣、山楂、沙棘、蜂蜜等为原料发酵加工生产酵素。现已投入资金950万元,建成了2600平方米集清洗、发酵、灌装、化验、成品展示为一体的大型钢结构厂房,和2100平方米的办公区与员工宿舍。预计年产酵素原液8.75万公斤,环保酵素3.5万公斤。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