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动推进 标本兼治
——尧都区禁毒委员会全面提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水平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面对吸毒人数逐年上升,戒毒(康复)工作点多、面广的形势,尧都区禁毒委员会确立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512人,社区戒毒人员38人,社区康复人员4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57人。全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全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示范单位”。
坚持强化领导
上下联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近年来,面对毒品持续蔓延、戒毒工作日趋势繁重的严峻形势,尧都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研判,改变过去公安机关单打独斗为全社会综合施策,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同共管、社区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戒毒(康复)工作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上,全力破解禁毒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典型引路
示范带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尧都区禁毒委立足实际,确定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制定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标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实施办法》,按照国家、省、市禁毒委的要求,制定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十有标准,实现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硬件到位、软件配套,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规范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按照十有标准,突出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硬件建设、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三大重点,培育树立了贾得乡、段店乡、路东办事处等9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示范点。尧都区禁毒委员会还强化了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坚持机制引领
创新驱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为适应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形势,尧都区禁毒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一是建立了排查收戒管控工作机制。
坚持摸底排查常态化管理,不间断对流动吸毒、隐形吸毒人员、失控漏管人员进行排查,进一步摸清吸毒人员底数,对一般吸毒人员一律予以治安处罚,对吸毒成瘾的一律责令进入社区戒毒,对复吸的和吸毒成瘾严重的一律强制隔离戒毒,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一律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确保了对吸毒人员的高压管控态势。
二是建立了分类戒毒(康复)工作机制。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以管理管控精细化为目标,对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排查走访,建立档案,分层管理,对有固定住处、 有固定工作、有固定联系方式,能够及时见面、能自觉接受尿检、服从管理者确定为一般关注对象;对无固定住处、无固定工作、无固定联系方式,不能够及时见面、不自觉接受尿检、不服从管理者确定为严重关注对象,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布控。通过分类管理,提高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建立了“五个一”帮教管理机制。我们按照《戒毒条例》规定,制定了《尧都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形成了“五个一”帮教管理措施,即:戒毒(康复)人员“见一次面”;每月对戒毒(康复)人员作“一次检测”;每月对戒毒(康复)人员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心理咨询”;每半年开展“一次评估”。围绕“五个一”帮教管理机制,区禁毒办还建立了每月工作例会制度,实现了帮教管理工作常态化。
坚持整合资源
融合互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按照“预防为主、打防并举、分工合作、综合治理”的要求,坚持整合资源,标本兼治,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健康发展。
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与打击毒品犯罪相结合。各乡镇、街道把禁毒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公安禁毒部门深入开展毒品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对吸毒人员的 排查力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缉毒收戒、涉毒场所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夯实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基础。
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与强制隔离戒毒相结合。坚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与强制隔离戒毒相衔接,在对吸毒人员“应收尽收”的基础上,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一律依法予以强制隔离戒毒;对强戒期满的,一律责令接受社区康复,全面巩固戒毒效果,实现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标本兼治。
坚持以人为本
帮扶拉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多样化帮扶救助,多种形式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最大限度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服务,促使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比如说,司法部门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司法援助;医疗部门和社区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民政部门将条例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劳动部门提供社会就业保障;戒毒康复中心尽力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到目前,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有31名戒毒康复人员加入了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有9名戒毒康复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12名生活困难人员得到了临时救助。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