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一位少年与一所学校的毕业“合影”

2016-07-29 09:50: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7月是毕业的季节,这个季节注定是一个结束与另一个开始的连接。然而,在尧都区小榆东村有一个特殊的“毕业照”——一张仅有一个人的毕业“合影”。“这是我的小学毕业照,我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也有毕业照了……”她叫蔺达琳,今年13岁,按照年龄她应该小学毕业了,可由于一些原因,在这个毕业的日子里,她的“毕业合影”里只有她一个人。

  今年7月份,在小榆东村“第一书记”王胜的牵线下,该村迎来了一批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为这里的孩子们义务辅导作业是一个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蔺达琳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了有老师上课的感觉。

  7月26日,记者见到了轮椅上的小达琳,她一边腼腆地说着上课的感受,一边做着老师布置的暑期作业。“这些大学生老师教我学英语,还有拼音、数学……”小达琳说,这和她妈妈教的一点都不一样。

  “孩子没有去学校上过一天学,平时就是我教她,但是我的文化程度有限,只能教她识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小达琳的母亲贾红勤说,由于小达琳患有脑瘫,导致孩子不能行走,每天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为此,他们夫妻为给孩子治病,四处奔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说起这十多年来的求医之路,贾红勤流下了眼泪。

  “为了能让孩子上学,我们多次肯求学校,自己搬一张桌子和凳子,放在教室的角落里就行,希望孩子能学一些知识……可是没有学校肯收。”贾红勤说,无奈之下,她只有让孩子在家,凭着自己所学的那一点文化,在不忙的时候教孩子识字和简单的算术。

  小达琳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虽然行动不便,但是脑子很好使,教什么一学就会……为了不让孩子有自卑感,他们就用一些身残志坚人物的故事激励她,希望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经常鼓励小达琳:虽然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达琳说,那些师大的大哥哥、大姐姐每天轮班来家教她课程,还为她制定了学习计划,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虽然只教了她10天,但是让她感受到了在学校学习的那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她们还通过QQ保持联系,有不会的问题她可以在网上向大哥哥和大姐姐请教。虽然只有13岁,但是小达琳比同龄的孩子成熟懂事。她说,自己平时喜欢听歌和唱歌,希望以后能朝着这方面发展,等她长大了,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养活自己和父母。

  “这十多年来,小达琳全部都是由她妈妈‘上课’,孩子的识字情况虽不能和正规学校相比,大致也能相当小学的水平,就是拼音不太规范……”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斌说,小达琳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她有颗感恩的心,她的纯洁和坚强,让大学生志愿者很感动,今后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小达琳进步。

  为了不给小达琳在这个应该毕业的13岁留下遗憾,21日,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结束的当天,他们在小榆东中心小学门前为小琳达拍了这张一个人的小学毕业“合影”,希望在这个夏天、在这个毕业的日子里,给她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