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个小时没合眼 昏倒岗位上的临汾乘警李云燕

2017-02-13 09:52: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月5日,正月初九,新年的余味还未褪去,铁路春运迎来了节后第一波返程客流高峰。由苏州开往临汾的K2666次列车座无虚席,一路飞驰驶向终点。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乘警长李云燕并不高大的身材显得很不起眼,尽管这样,他还是坚持巡视,不断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就在列车即将安全到达终点站临汾站时,李云燕由于劳累过度引发高血压,晕倒在了车厢里。

  李云燕是临汾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乘警长,担负着临汾—苏州K2665/6次列车的安保工作,今年是他从警以来参加的第27个春运。

  他晕倒了手里还紧握宣传单

  李云燕,今年48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警长,工作27年来,他先后值乘运城—唐山、韩城—北京西、重庆北—太原、临汾—苏州等多趟旅客列车。临汾—苏州的K2665/6次列车是他值乘时间最长的列车,车上仅两名乘警,作为乘警长,他的工作内容很多,要检查列车消防器材、调节旅客纠纷、组织旅客上车、打击列车盗窃、开展列车宣传等。用李云燕的话说,他的工作内容就是“保证乘客的安全”。

  2月5日15时30分,K2666次列车还有一站就要到达终点站临汾站了。李云燕如往常一样,在终点站到达前,提醒硬座旅客提高安全意识,在下车、出站时确保人身财物安全。此时,正值春运返程高峰,车厢里已经超员接近20%,即便是已经执行过上千次值乘任务的李云燕,看到这样的情况,也觉得压力不小。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李云燕来不及犹豫,就带上宣传单挤进了车厢。他一边艰难地挪动着脚步,一边向旅客发放宣传单,并扯着嗓子大声宣传:下车的时候,人多拥挤,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袋、行李,防止有不法人员趁机盗窃。大家一定要提前收拾行李物品,防止错拿、遗忘。”临汾—苏州的K2665/6次列车,有7节车厢,往返350米,李云燕要走整整50分钟。安全提示结束的时候,他已是满头汗珠,毛衣都湿透了。看看表,列车马上就要安全到达终点站了,他站在餐车的过道里,反胃和头晕的感觉更加严重了,他用拳头在胸口和胃部拧了拧,身体紧紧靠在旁边的栏杆上,使劲探着头向车厢望去,他要看看有没有旅客睡过了头,坐过站。还好,所有的旅客都拿着行李在车厢里有序排起了队,李云燕长舒了一口气。

  列车缓缓进站了,车厢里的旅客都做好了下车的准备,大家拿着大大小小的年货包,说着笑着,打着电话,向家人报平安。不远处,是李云燕并不显眼的身影,这次值乘任务就要结束了,他扶了扶帽子,准备退乘下车。忽然,他觉得浑身发软,眼前一黑,一头倒在了冰冷的车厢地板上,手里还握着宣传单。

  强忍不适 没有告诉任何人

  在同事们看来,李云燕的病来得太突然,可他自己知道,这难受劲儿其实已经很久了。

  2月5日10时许,列车从苏州折返,途经华山站时,李云燕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头晕耳鸣。事后他回忆说:当时心想或许是有点累了,再坚持一会儿就好。”然后就简单喝了点热水,休息了十来分钟后,便强忍不适,起身继续巡视车厢。

  列车的晃动加上身体的不适,李云燕的体力迅速消耗,渐渐地,他感到头晕,甚至需要用手使劲抓住车厢里的栏杆才能行走;后来,他感到体虚,一直冒汗;再后来,头晕逐渐加重,并伴随呕吐的症状。但是,这些身体上的不适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有没有想过就近下车?”事后记者问道。

  “想过,可是不能下去。”李云燕抿了一下嘴说。

  一个乘警的责任和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于是他强忍不适坚持工作。就这样,李云燕在岗位上硬撑了6个小时,直到列车安全抵达临汾站。

  严重超员50多个小时没合眼

  在救护车里,李云燕血压骤升至190,情况十分紧急,一起值乘的乘警张超说,老警长不是病倒了,是累倒了。

  张超介绍,苏州—临汾K2666次列车是长途跨省列车,全程51个小时,除了在苏州站停靠1小时30分,其余时间都是列车的运行时间。这段时间内,乘警要吃住在车上。对普通人来说,27年如一日的长途奔波,无异于煎熬,但对李云燕来说,这早已是家常便饭,出车已经成了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月3日,正月初七,也就是李云燕病倒前两天,各大车站迎来了外出务工、出门旅游等返程客流高峰。那天临汾开往苏州K2665次列车上严重超员,这给乘警治安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李云燕一路上都不敢有丝毫放松。白天,他和同事分工,每隔一小时开展一次全程巡视;夜间,他坚持大站前提醒旅客提高安全意识。张超劝李云燕注意休息,可他却说:车厢里人太多,我得多盯着点,别出了什么乱子。”就这样,李云燕开启了白天夜间“连轴转模式”。

  2月4日零时25分许,列车停靠郑州站,原本准备轮班休息的李云燕在站台上发现了两名重点旅客。一名老大爷用轮椅推着一名老太太,行动极其不便。李云燕见状,接过轮椅送他们上了列车。询问得知,两位老人是从郑州到徐州,所持车票都是站票,而且没有其他人员陪同。为了确保二位老人旅途安全,李云燕将老人请到了餐车,一路上对老人悉心照料,老人口渴了,他端来热水,老人要上卫生间,他全程护送……直到凌晨4时列车到达徐州站。

  面对李云燕的帮助,两位老人下车时紧紧拉住他的手,连声道谢,说李云燕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警察。

  躺病床上他说不想当“逃兵”

  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急救室里,李云燕紧闭着双眼,之前三天都没合眼了,如今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却面临着生死考验。

  长达6个小时的抢救后,李云燕脱离了生命危险。一直忙碌着的他,在病床上最关心的还是车上的那些事儿。同事们来看望他,他问的最多的事情是:现在客流还大不大?”车上有没有什么突发的事情?”……他最关心的还是旅客的话题,李云燕说,大家都在为平安春运辛苦、都在为旅客安全忙碌,他自己不想当“逃兵”,要尽快返回到工作岗位上。

  从警27年,他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戎马半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直到病倒在列车上、躺在了病床上,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列车和旅客的安全。

  李云燕,这样一位平凡但又不简单的老乘警,27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列车安保事业,用忠诚无悔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光辉篇章。记者 郝海军 通讯员 郭丰民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