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临汾口音央视朗读 容动天下!

2017-03-05 22:31: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张莹超)3月4日,由董卿担任制片人并主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播出了第三期,我市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讲述了他和红丝带学校的故事,并在现场深情地朗诵了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诗歌《如果》,表达对孩子们发自心底的关爱、祝福和期盼。

  在接受董卿采访时,郭小平讲述了13年来的办学经历,作为全国唯一艾滋病感染学生的学校,郭小平可谓历尽心血,从院长到校长的转型,都缘于他心中的那份责任和牵挂。在采访期间,郭小平不止一次落泪,这泪水中包含几多心酸、曲折和感动。

  “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应该说这是一种幸运,但是有时候我们的选择也是一份挑战、一份责任、一份勇气,去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正如董卿所讲,郭小平曾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坚持自己的选择,用自己全部的爱来守护这些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学生,像父亲一样来包容他们,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照亮道路。

  郭小平身着平时最常穿的休闲西服,坐在台阶上,在学生们的围绕中……这场景跟他平时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一样。

  郭小平选择了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诗歌《如果》,用带有临汾口音的普通话念起来:如果周围的人毫无理性地向你发难,你仍能镇定自若保持冷静,如果众人对你心存犯忌你仍能自信并认为,他们的犯忌情有可原,如果你肯耐心等待不急不躁,或者遭人诽谤却不以牙还牙,或遭人憎恨却不以恶报恶,既不装腔作势、亦不气盛趾高……你的修为就会如天地般博大,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你成为了真正顶天立地之人。

  选择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诗歌《如果》,郭小平坦言,前期,他就和董卿经过沟通并对朗读篇目进行细心挑选,最后确定了《如果》。

  郭小平诵读《如果》,就是希望孩子们平安和幸福,有一个好的生活,将来走向社会,一定要坚强,不要伤害别人,即使社会上还存在歧视,自己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坚强生活。

  链接拉迪亚德·吉卜林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诗人,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首《如果》是拉迪亚德·吉卜林写给即将奔赴一战战场儿子的励志诗,现在许多人,常以此勉励自己,激发前进动力。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