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去坂下的乘客们,请在这里下车了……”3月13日,记者乘坐105路公交车时,售票员提醒乘客。
为什么会被称呼为坂下,名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坂下坡下究竟啥
居民猜测名由来
“之前在鼓楼北大街这个大十字路口有一个‘坂下村’的牌楼,去年修建鼓楼北大街时,牌楼被拆了,我想坂下估计是坂下村的一条路吧?”今年59岁的张姓市民这样猜测。
随后,记者按照张姓市民所说,在这条大十字路口周围走了一遭。以十字路口中心为轴心,它的北侧可通往河汾路北,到达南孝、北孝、高河桥、贾村等;南侧可通往鼓楼北大街;沿着西侧这条路直走,可到达锣鼓桥等地。东侧被称为坂下街(虽然没有看到路牌,但据周围居民介绍,这条路为坂下街),可通往建设路。
那么,它的具体范围是怎样的?名称里又蕴含了怎样的寓意?记者继续找寻。
“说到坂下,意思就是说这就到了坂下村的地界了。”居住在幸福巷,今年69岁的霍来生幽默地说,以前这里的地势特别低,出行得翻过一个大坡,都说‘坂’就是坡的意思,人们也就把它叫做‘坂下’了。”霍来生介绍,从他记事起,这里便被称作坂下村,周围居民也少,路很窄,以前人们称呼坂下街叫做小骆驼沟,后来随着城市开发、扩建,这条路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工作人员巧比喻
簸箕形状述原型
随后,记者来到了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坂下社区便民服务站。
今年66岁的工作人员解宝生对于霍来生的说法给予了肯定,同时他补充道,坂,老百姓土话称呼它为‘坡’,由于以前这里地势特别低,人们就按照当时的地形取得这个名字。”这时,一旁的工作人员,今年69岁的宋兴胜接过话茬,就类似于‘簸箕形’,南高、北高、东特高(即南边、北边、东边都高),就这边低。”宋兴胜看过很多有关战役的回忆录,书中介绍的“城北一个不知名的、低凹的小村子”指的就是坂下村。
直通京城古官道
城北最高数坂下
69岁的宋生林老人补充道:你看,在中骏国际小区那里,通往建设路是条坡路,以前小区没开发时,路比现在还要陡。在这条路的南边有一个‘玉皇阁’相传在康熙年间大地震时被毁)被称为‘城北最高点’,与当时身在二招巷的老爷庙、文化宫的九龙壁,形成了通往北海公园的中轴线……”三名工作人员,你一言我一语,热心地向记者介绍有关坂下的过往。
“在鼓楼的四个方位上分别有四个石雕匾额,其中在鼓楼北这个方向标注着‘北达幽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时候,鼓楼南北街是唯一一条通往京城的‘官道’,而我们村则是通往平阳府的重要交通要塞。”宋生林说,听老辈人说,以前的北门外特别红火,做生意的人特别多,但路很窄,只能通过一个铁轮车。看看现在,道路多宽呀。”
时过境迁大发展
居民喜看今变化
如今的坂下村时过境迁,据宋兴胜介绍,自2003年开始,坂下村正式更名为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坂下社区居委会。它的范围为,北至南孝,南至郭家庄,东至建设路,西至开发区地税局。
在城市建设中,以前低矮的瓦房被现在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过去的荒地,也被开发成了各式各样的商业区,给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收益。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