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急救术 献礼护士节

临汾120急救中心来了一支特别小队伍...........

2017-05-14 22:24: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你知道拨打120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遇到突然晕厥、心脏出现骤停的病人,该如何施救?急救车又有哪些“救援法宝”呢?5月13日上午,临汾晚报小记者团40名小记者走进临汾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他们不仅参观了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还学习了心肺复苏、气道异物处理等急救小常识。

  学会拨打“120”

  当天9时,小记者一行人走进临汾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护士长张梦涛告诉小记者,在临汾拨打120的每一个急救电话都会接听到这里,每一个电话的接听就是挽救生命的开始。为确保急救车能迅速到达抢救地点,指挥中心会对急救车做GPS定位。

  丁零零……突然,现场响起了电话铃声,小记者们立即屏住呼吸,认真聆听工作人员接听电话。

  “你好,120,请讲!”在铃声响起那刻就马上接起电话。“请问病人在哪里?”“病人是男还是女?”病人是否意识清晰?有无过往病史?”……询问了基本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援。

  那么,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工作人员为小记者讲述拨打电话要领,求救者要在电话中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病人的性别、人数、病情,根据其病情,以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能快速准确派出急救车。”对于更多的市民而言,遇到突发疾病或是遭遇意外伤害时,应该如何拨打好“救命热线”?工作人员强调,120主要负责处理市民日常急救和大型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市民遇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比如大的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困难、中毒、昏迷等症状,可拨打急救电话,一般疾病像感冒、发烧、腹泻等,可自行去医院治疗。

  工作人员还提醒小记者不要随意拨打120,以免电话占线,耽误他人的急救时间。

  学会“救命”小常识

  “从医学上来说,突发心源性心脏病时,在4分钟内能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如果第一目击者懂得急救,或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在示教室里,护士师国梅指着躺在地上的医用模型告诉小记者,做心肺复苏首先要开放气道,应先将模型的衣领拉到底,用左手托住病人下颌,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若呼吸道有异物阻塞,应立即清除,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一手托下颌,分开口唇,使气道通畅,另一只手置于前额保持头部后仰,同时用拇指和食指夹闭病人的鼻孔,在深吸气后紧贴病人的口部用力吹气,吹气停止后放开鼻孔;最后进行心脏按压,按压次数每分钟80至100次。

  “跪于一侧,左手在上,与右手手指交叉,用右手掌根部按压病人两乳中间位置,口中念‘1001、1002、1003……’”师国梅开始给小记者们示范心肺复苏术。

  “现在学会了吗?谁愿意来试试。”话音刚落,小记者争着想亲自试一试,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队。

  家长贾玉山也参与其中,他说:孩子学习急救知识非常重要,家长参与其中也是给孩子做示范。

  回家后,我们还会进行互动,让孩子真正学会急救常识,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直接而多见的。紧接着,两名护士为小记者开始演示,教小记者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同时,还告诫小记者,在吃饭时,不要说话、大笑和痛哭,可有效避免出现呼吸道机械性阻塞。

  此时,小记者李鲜悦听得格外认真,并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每个动作的要领。她希望自己学好这套急救本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挽救他人生命。

  零距离接触“救援法宝”

  人们常说救护车被称作“轮子上的生命急救通道”,那救护车又有哪些“救命法宝”?当小记者坐在救护车内的那一刻被震惊了。救护车内虽然空间有限,却融集了各种救护设施,从护理箱到呼吸机,各种医疗仪器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对急救工作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护士用通俗易懂、活泼风趣的讲解,赢得小记者们阵阵笑声。小记者们纷纷主动回答护士的提问,还拿起笔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临近采访结束时,小记者组团为紧急救援中心的护士们送去“5·12护士节”的节日祝福,虽是迟到的礼物,却汇集了小记者满满的爱心。小记者们在聆听救援知识的背后,同样被医护工作者的认真执著所感动。

  记者苏亚兵 祁欣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