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色的墙砖、厚实的桌椅、嘎吱作响的木门,以及轻柔舒缓的乐曲……这是一家名曰“集合”的音乐餐厅,如果不是6月25日来到这里,记者不会想到艺术气息浓郁的它竟隐身于“小镇堡子”的农家院落。
“小镇堡子”说是小镇,其实只是个毗邻临汾西站的小村庄,隶属于尧都区刘村镇,有128户416口人,村里没厂没矿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传统种植、养殖和进城打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前几年,大西高铁、景观大道修建时,政府征地百十亩,村里原本就不多的土地就更少了。而一些拿到征地补偿款的村民开始不思生计,整日打牌搓麻玩得不亦乐乎。
2015年年初,李海华走马上任堡子村村委会主任,眼见家乡发展乏力、乡亲们坐吃山空,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堡子村位于河西新城中心地带,西依临汾西站,东临临汾市人民医院、汾河生态景区,北距临汾新一中、师大新校区不远,南离临汾西客站、临汾高速入口很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加之有中央、省、市一系列的惠农富民新政策,李海华计上心头。此后,堡子村村委会多次开会协商,并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考察和科学规划,最终决定因地制宜走乡村民俗文化兴村这条路子,为此提出了“大美堡子·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喊出了“家家创业,户户创新,打造临汾人的大厨房”的口号。
但是,不少村民起初并不买账,有人认为这是纯粹瞎折腾,有人认为这是往里面扔钱不划算。李海华意识到,不转变村民的观念,“谋发展”便难以推进,事情就难以做成。于是,他自掏腰包,带领着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远赴浙江横店影视城、陕西袁家村,近到洪洞县大槐树镇秦壁村、尧都区金殿镇苏村,走一走,转一转,向当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取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开了眼界的村民思想观念解放了,支持李海华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实现“家家创业,户户创新”,根据预先设计,堡子村村民可以以出租或入股的方式腾出宅院,坐收租金或经营分红。对于来堡子村投资的企业和个人,村委会则给予其提供场地和减免租金等优惠。
目前,包括“集合”音乐餐厅在内,已经有规模不等的9家餐饮类店铺开门营业。数个农家院落正在进行地面平整和室内外装饰装修。
孟丽峰跑了多年工地,看到近两年经济不景气,今年年初便和妻子租下村中大路旁的一座小院,经营起了“乡村面馆”,还兼卖馍馍、米汤、菜,用地道的农家口味吸引了不少食客。
按照设想,堡子村未来将开办这样的50家民俗特色客栈、农家乐饭店,在村内布设磨盘、牛车、石器、器具等农村生活物件,院落改造同样突出原生态。建设“面食一条街”,一店一品一特色,并开放展示制作过程,给人以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开辟小酒坊、小醋坊、小磨坊、小茶坊,再现传统制作工艺,增强游客的参与体验性。将村中的小胡同打造成艺术长廊,把音乐、美术、陶艺等元素引入其中。此外,每年举办一届主题性民俗文化活动,编排一台“面食印象”剧目在村内循环演出。
“小镇堡子”规划的付诸行动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吸引力。日前,我市裕丰特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决定把“世界中草药博览园临汾园区”落户堡子村。作为一家集中药材种植研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公司已在古县、安泽、尧都区设有三个分公司和翼城一个子公司,以及一家香港注册公司。此次之所以选择堡子村,董事长贺秀云女士不仅看到了村子的优越地理位置,更看到了“小镇堡子”的发展潜力。她希望以此作为公司连翘系列、黑米粉系列等主打产品的展示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汾连翘”品牌。
实际上,堡子村也有意藉此增强自身的知名度。
“堡子梦:和谐堡子、幸福堡子、宜居堡子、文明堡子。”记者即将离开村子时,被村委会小巷墙壁上的这样一组标语吸引。李海华说,这就是“小镇堡子”的大梦想。
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