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临汾故事: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恋

2017-06-19 21:26: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叫李忠玉。”“我叫冯金凤。”“我今年86岁。”“我今年82岁。”“我是尧都区段店乡千伏村人。”“我是蒲县山中乡马店村人。”“结婚那年我22岁,如今我们已经一起生活了60多年。”“儿女全都拉扯大了。又赶上了好日子,身体硬朗不缺啥……”6月13日,在市区平阳南街旋耕南一巷山西旋耕机厂家属院里,两位耄耋老人幽默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

  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流露着默契。

  究竟是怎样的相处之道让夫妻携手走过64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人的生活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记者与两位老人聊了起来。

  35元彩礼定终身“说起来,我们俩还是拐弯亲戚,我俩的婚事也是通过远房姥姥介绍的。”谈起两人的相识过程,李老回忆道,“22岁那年,在蒲县居住的舅舅写信给我,说是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让我去蒲县相亲,结果见面后,我把自己家的情况向对方交代后,对方嫌我穷,这门亲事黄了。后来我想既然来了,去看看姥姥吧。就这样,姥姥给我作媒,我和她见面了。第一印象,个子挺高,人样挺好,虽然没有咋说话,但感觉人不错,可是人家提出要彩礼,我又发了愁……舅舅在询问我的意见后说,你只管说你看上谁了,其他的事情我来张罗。”结果,35元的彩礼就把我娶进了门……”老伴冯老接过话茬。

  回忆过去,李老感慨万千。“老伴跟着我可受苦了,她在家里排行老小,家里人都宠着,啥家务活也不用干,到了我家情况来了个大逆转。我有姐姐,还有弟弟、妹妹,父亲在我10岁那年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我们长大,她来了要纺线、织布、干家务、种地,还得拉扯孩子,不容易啊,如果换作别人,早跟我离婚多少次了……”看到记者有些诧异,李老解释,“可能是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人拉扯我们生活压力大的原因,她的脾气特别不好,而老伴对我母亲特别尊敬,就凭这一点我发誓一定要对她好。”藏了40年的歉意“事实上,老伴不光对我母亲好,对我们这一家都好。”李老回忆,我妹夫是南方人,在这边没有亲人,我就和老伴商量着把她们接到我们家,没过多久妹妹的婆婆也从南方来了,跟我们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七八年。老伴待他们特别好,我们有啥吃的,绝不会落下他们的,到现在外甥们见了我们都叫‘爸、妈’。”谈起老伴的好,李老如数家珍。但是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件每每想起来就懊悔不已的事儿。

  “我要向老伴说声对不起。我不该打她……”李老说,当时老伴在生产队里当组长,我这人文化水平不高,也是封建思想作祟,觉得一个女人家就应该在家看孩子、做家务,不能抛头露面。

  有一天,她下工回家后,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暴打,打完我就后悔了,可是碍于面子我一直没有跟老伴道歉,这一句‘对不起’在我心里藏了好多年……”看着面对面坐着的妻子,李老真诚地说。

  面对老伴的道歉,冯老有些惊讶,转而幽默地打着圆场,打人的时候那么痛快,还有后悔的时候啊?”“骗婚”上演60余载如今,夫妻二人已携手走过了64年,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常常会在二老生日、逢年过节时聚在一起。

  当记者问道:都说结婚50年是金婚,那二老知道结婚60年叫什么婚吗?”冯老抬头看了老伴一眼,笑着说:“骗婚!”看到记者有些诧异,冯老幽默地说,人们骗婚图财,拿钱走人,我所说的骗婚是付出,风雨同舟,遇到苦日子自己骗自己,给自己信心。

  年轻时因为媒妁之言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生活压力大,难免会产生摩擦,那时候总会自己骗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事实也是这样。”一旁的李老点头附和着。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李老和冯老没有说过多少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只是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相互默默地陪伴着,这一陪伴就是64年。他们的婚姻经过了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洗礼,就像钻石一样闪亮珍贵,历久弥新。

  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