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尧都”在枕头

2017-07-10 09:17: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头乡党委书记王韶辉,党委副书记、乡长丁春贵带领班子相关成员在核桃基地检查核桃挂果情况。

  临汾新闻网讯 枕头乡地处尧都区西南部山区,全乡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122个居民组、6005户、1.98万余口人,在册耕地面积3.5万余亩,是全区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资源丰富,群山环抱,绿意丛生,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近年来,枕头乡党委、政府在尧都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136”举措,大力推进“五个尧都”建设,立足本乡实际,全力以赴实施“1253”战略,即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建设美丽枕头),突出两个中心(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抓好五项工程(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农业调产、乡村旅游、安全稳定),强化三项措施(严格组织保障、完善制度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使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力尧都建设扎实推进

  枕头乡是尧都区的煤炭大乡,本世纪初,煤炭产业兴盛时,全乡有成规模煤矿20余座,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后,辖区内现存煤矿4座。一直以来,外界对这里的印象总是“黑口子”多、私挖盗采问题严重。近年来,枕头乡党委、政府把煤矿安全及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乡分成南、北两片,包片包村责任到人,并由乡政府与相关站所、包片包村人员、各村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责成矿管所、派出所、巡查队人员相互联动,分片到人,巡查监管。对于重点区域做到24小时无缝对接,在巡查中发现有非法开采现象,一律采取炸矿、抓人、追究责任的严厉措施,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有扒口现象、坍塌、裸露及封堵不达标的私开坑口及时进行高标准封堵,并在重点区域设立了警示墙,刷写了固定标语,在全乡形成了全民参与的打击非法开采氛围,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他们又积极与辖区煤矿协商,输送本乡剩余劳动力到煤矿就业,先后为全乡300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仅此一项,就可让从业者每年直接增收100余万元。

枕头村3000亩苹果长势喜人

  他们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打造优质核桃之乡”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改善,增加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现已完成种植面积3.5万余亩,人均1.8亩,实现了“村村有基地、户户全覆盖”的目标。目前,核桃长势良好,预计今年挂果面积可达2.4万余亩,挂果率达70%,收益400余万元。与此同时,他们采取“五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在枕头村大力发展优质苹果,现已形成苹果园区3000亩,并成功注册“云岭”牌商标。今年又重点完成了850亩苹果园区防雹网建设,引进2台开沟施肥机和50台喷雾打药机。基地挂果率达45%,亩均收入600元,实现产值180余万元。

红道村恒斯益养殖专业合作社满圈肥羊让养殖户看到希望

  在抓好农业调产,培植农民增收主导产业的同时,枕头乡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致力破解发展瓶颈。2016年,筹资700余万元,大力发展乡村道路建设,完成道路总里程27.5公里,位居全区各乡镇之首。主要新建了郭家庄通村道路、红道至岭上通村道路、仪上至米居通村道路,翻修了枣林至苍上通村道路、安沟村通村道路;硬化了豁口村至周马庄街巷道路、后掌村尧沟至沟西街巷道路;桑岔村岭南至毛沟畔街巷道路等一批乡村道路。在水利建设上,主要完成了12个集雨旱井建设工程,修建了岭上水坝一座,院头水库一座,完成了100立方米蓄水池4座,实施了桑岔村河里居民组、王斗村和马家梁村自来水入户258户,铺设主管道5400米。特别是启动并实施了安沟村自来水工程后,给全村312户、1250余口人提水饮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村民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不再是翻山越岭去挑水,彻底颠覆了该村村民千百年一直延续的传统生活习惯。

  创新尧都建设迈开新步

  改革创新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大抉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发展上,枕头乡致力于培养农业调产的乡土人才。2017年连续举办核桃技术培训班25期,参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同时,作为苹果专业村的枕头村还举办苹果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中,他们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授课、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邀请市、区两级专家对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切实提高了种植户的管护技术,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户的效果。

少先队员在枕头抗战纪念馆纪念革命烈士

  不仅如此,春节过后,他们还专门组织举办枕头乡在外人士座谈会,引才引智,共襄枕头发展大计,先后邀请50余名各方面精英人才,欢聚一堂,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他们围绕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民俗文化、山水自然风光、红色革命圣地、历史人文资源等优势,在枕头村修建了乡村大舞台和3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布展长达150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廊,修建了2736平方米的枕头抗战纪念馆,并被授予“临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尧都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尧都区党性教育基地”。还修建了高达59米的宝和塔,镶嵌砖雕传统国画30余幅,并将村史、德孝文化寓于其中。此外,还在云岭山建起烽火台、风景亭景观五处,修复云岭文化区、规划生态农业观光区,结合传统庙会每年举办一届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本土小吃名吃、手工艺品、土特产等特色旅游产品,旨在积极开发休闲文化、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至今,枕头村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五届,展示了地方特色,打造了旅游品牌,扩大了外界影响力,为当地农业调产、农民增收寻找了新的支柱。

枕头村村民健身活动场地器材齐备

  魅力尧都建设已具雏形

茂密的植被为山川披上绿装

  枕头乡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抓手,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专门成立环境督查整治行动领导组,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在各村主要街道、乡政府所在地、主要交通干线悬挂条幅120余条,刷写固定标语65条,并建立“枕头乡干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微信群”,通过散发公开信和倡议书,营造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倡导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责任意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环卫观念。同时,他们专门向全乡各村配发19辆垃圾清运车,并以枕头、安沟、红道、桑岔、西庄等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狠抓常态化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还发动村民开展“三有”“四净”“四无”“六取缔”活动。他们强化村组监督,建立健全村、组、农户三级监督体系,采取村干部、居民组长监督、农户互相监督的形式,形成全方位监督格局。他们采取定期考核督查的形式,由乡党委书记带队,成立考核组,由乡纪委书记带队,成立督查组,明察暗访,以拍照、座谈、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等形式当场打分,对19个村进行排队通报,并在每月支部书记例会上进行讲评,做到每周一督查、一通报一排队,同时,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百分制考核》,并提高此项工作的考核分值,将其与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同等对待,对环境卫生整治中措施不力、工作疲沓、推诿扯皮、排后三名的行政村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对排前三名的行政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他们还重点对龙河路、旅游公路沿线进行美化,沿龙河公路建设花池838个,并栽植月季1600余株,种植花草600平方米。

  近年来,他们又在枕头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程,新建高标准村民住宅楼84套,完善了水、电、路基础设施,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并通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成为该乡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如此,他们大力开展护林绿化工作,连续三年时间封山育林2.5万亩,仅枕头村就完成生态造林6000余亩。他们下发护林防火工作责任状,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充实护林员队伍,明确护林员职责,实行护林防火零报告制度,并加强了对智障及精神病人和少年儿童的监护看管,严看死守,杜绝火源进入林区,确保林区安全。

  幸福尧都建设全线突破

  枕头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积极开展卫生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全乡百姓的幸福指数,确保在奔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困难家庭,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他们经过认真摸底考核,为枕头村新增低保户10户,为米居、枣林、西庄村等7个村办完新增手续。他们经过严格测评,确定五保户27人、孤儿8人,并按规定予以救济救助。在救灾救济方面,临时救济214人次共7.4万元,并不定期配送救助物资。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上,按规定程序先后五次救助农村患大病困难群众15人,发放救助金7万元,有效解决了患大病群众的燃眉之急。经过认真筛选,确定各类优抚对象105人,60周岁以上农村退役士兵37人,并按照有关规定为他们发放定期定量补助优待金50余万元。

  他们一直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鼓励枕头中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对考入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给予奖励。在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全乡60周岁以上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2535人。2017年,新农合缴费人数5911人,共缴费64.8万元,门诊补偿6.23万人次,补偿金额119万余元,区外住院1156人,补偿金额462万余元。他们积极拓宽信访渠道,方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认真落实乡领导接访和包案化解机制,深入开展乡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做到值班领导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信访案件和突出矛盾。今年上半年,共办理人民调解案件1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2014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5户、1453人,贫困发生率为7.3%,其中,15个村有脱贫任务。2015年,在苹果、核桃等主导产业带动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后,当年脱贫人口233户、540人。2016年,经过实施精准帮扶政策,由区政府下派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当年脱贫人口235户、498人。目前,还有未脱贫人口137户、415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1%。下一步,他们还将通过低保政策兜底22户。同时,狠抓产业扶贫,大力发展核桃基地和苹果基地建设,让贫困农户通过农业调产脱贫致富。

晋煤集团晋牛煤业有限公司宽敞漂亮的办公大楼

  枕头乡辖区矿产资源丰富,由于长期开采导致地质灾害频发,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及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排查隐患,乡党委书记、乡长总是带头深入最危险的沉陷村,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总会带头冲到最危险的沉陷点。经过认真排查,确定涉及地质灾害及采煤沉陷区范围的有19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73个隐患点,3711户、12482人。工作中,专门成立防治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搬迁方案、确定搬迁地点,明确搬迁对象。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区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在刘村镇境内的宜居新村新建8栋移民搬迁安置楼房。目前,主体已经全部完工。为了改变老百姓难舍故土的保守观念,他们专门委派乡村干部向涉及地质灾害区域内搬迁的群众做思想工作,及时帮助解决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安抚搬迁群众情绪。与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完善监控网络,细化管理职责,做好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防范预警工作,甘当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后盾。

  清风尧都建设驰而不息

  在工作中,枕头乡党委一直坚持党建为基,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党建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主干、每个村支部书记和乡直支部书记头上,形成了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格局,并对党建工作定期检查指导,严格考核奖惩,对抓得不好、落实不力的责任人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在党员队伍管理上,他们探索采取分类管理模式,按老弱病残、长期在外务工、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等进行分类,并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让每个党员都不掉队。他们扎实推进“主题党日+”活动,确定每月15日为党日活动时间,并对“主题党日+”活动提出五统一,即统一下发情况报告、统一下发签到表、统一党员管理、统一资料整理、统一指导督查,确保“主题党日+”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党日活动内容。今年6月份,又结合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总要求,在全乡党员中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演讲赛,目的是通过演讲选手收集材料、准备讲稿到参加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程序,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对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认识,向核心对标、向核心看齐,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党规党纪意识,自觉做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他们积极开展“三基”建设,围绕“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发力,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工作中,他们制作版面、悬挂条幅、刷写标语,并在机关大院建起党建文化长廊和法治建设文化长廊,大力营造“三基”建设氛围,同时装备了高标准党委会议室。在此基础上,投资30余万元,加强各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全乡19个村支部装上了防盗门、防盗窗,安装了空调,配齐了桌、椅等办公用品,并统一制作了版面。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定方案、建台账、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择优确定6个党建示范点,由党委委员分别包联补齐短板、强力扶持、全面提升、以点带面、覆盖全乡。他们要求同类型支部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齐步推进。比如,枕头村召开支部会,周边村的党员干部就会参加,学新理念、学新思路、学新办法。他们以“主题党日+”活动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活动为载体,努力丰富“三基”建设内涵,使之细化为能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做到了有主题、有趣味、有标准、有纪律、有督查,使“三基”建设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具体措施明确。

  他们大力开展“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专项治理活动,一方面,积极创办《清风枕头》宣传刊物,通过新闻聚焦、党纪法规、警示教育、学习借鉴、廉政文化等七大板块,宣传党规党纪,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四个意识”;宣传优秀农村支部书记的典型事迹,传播枕头发展的正能量。另一方面,着力做好纪检内网建设,开设了枕头动态、自身建设、涉纪信访、案件管理等十余个栏目,形成了具有枕头特色的“数字纪检”运行模式。同时,他们还通过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政治敏锐性不强、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等问题,通过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列出问题清单,做到立查立改,使广大党员心灵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如今,在全乡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形成了政治上讲忠诚、思想上知敬畏、行动上守规矩、作风上敢担当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全乡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枕头村远近闻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事业要有新精神,新发展要有新风貌,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枕头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父老乡亲、经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为“五个尧都”建设再创新佳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李永秀 李森 刘凯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