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羊舍村关帝庙修复完工

2017-07-27 22:55: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尧都区魏村镇羊舍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关帝庙,关于关帝庙的始建年代,村里无人能说清楚。2017年之前,这座古老的建筑瓦片脱落、部分梁柱损害、檩条折断,残破不堪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令人欣喜的是,这座古老庙宇日前已经修复竣工,并且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延续了原来的格局和建筑特色。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成功修复的古建筑。

    关帝庙的始建年代不详,但明代与清代的两次修复有清晰的记载。在关帝庙正殿两侧的脊檩处有当时修复的记载,一侧记载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一侧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这两处脊檩上的记载至今保存完好,在此次修复中,在施工人员的细心保护下,木构原件得以幸运保存。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详细记录了羊舍关帝庙修复前的样子:关帝庙位于羊舍村中,坐北向南,中轴线布局,现仅存献殿、正殿、马王庙等建筑,南北长16.02米,东西宽14.85米,占地面积237.9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结构,单檐灰筒板瓦硬山顶。

    正殿西侧有砖砌窑洞一孔为马王庙;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二椽,三檩无廊式结构,单檐灰筒板瓦硬山顶;献殿西墙残存设色人物壁画约10平方米。

    羊舍村杜姓村民介绍,关帝庙规模曾经壮观宏伟,殿宇富丽堂皇,与村中的魁星阁等建筑遥相呼应。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而且以前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这一珍贵的文物古迹没有得到重视,庙中的精美塑像被移走,大殿成为空堂。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间,关帝庙成为村里修配厂,工人在这里翻砂铸铁,修理农机木器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关帝庙坍塌严重,厦歪檐斜,四周断垣残壁,长满了荒草。

    修复后的关帝庙延续原来的格局,使这一古老的建筑得以妥善保存。羊舌村关帝庙修复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羊舍村明清时曾称羊城里,村中古建筑众多,为抢救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里聘请专业修建团队修复了庙宇建筑,重塑了庙内塑像,清理了庙内杂草杂物,彩绘了庙内廊檐,新筑了院墙,使这一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出生机。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