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7月25日,尧都区县底镇埝下村的阳光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吊车正在浇筑混凝土,搅拌机搅拌着砂浆……如今,这一公共租赁住房的五栋高层已全部封顶,二次结构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阳光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是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完成后可解决全市1613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该项目从2016年4月份开工,预计2018年9月完工,北至规划东关街,东至规划闫马庄路,西至规划新民路。项目占地56.54亩,总建筑面积10.43万平方米,设计5栋高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3栋二层公共配套服务用房及地下建筑。
建设工地外墙上的精美图案和宣传标语很是抢眼,“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工地四周都设有围墙,我们以此为契机打造了一个文化墙。墙壁上的每个图案都有寓意,这棵大树象征着政府,意思是让百姓背靠大树,享受政府帮扶。”项目部工程师桑永青指着眼前的图案为记者介绍。
构造柱、户内表箱、窗户安装、抹灰挂网……进入施工场地一路前行,道路左侧搭建着几个样板间和样板台。提起这样规划的初衷,桑永青说:“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一、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问题,我们打造了样板间和样板台,让施工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要领。”
在钢筋加工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他们有的忙着截取钢筋,有的弯制箍筋,有的绑扎钢筋。今年47岁的钢筋工范壮立将钢筋放进弯曲机进行弯制,片刻之后又拿起卷尺,仔细测量着钢筋的长度,“尺子不能离手,每次制作都要先出一个样品,确保无误后再大量生产。”家住尧都区县底镇县底村的范壮立已经当了7年钢筋工,“项目部每天早晨都要给我们开晨会,除了安排一天的工作外,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目的就是要对我们的安全负责。此外,项目部还会不定期举办‘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章劳动纪律’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督促我们时刻紧绷安全‘弦’。”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