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百姓看病,我无怨无悔”
——记尧都区大阳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李张奎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7日下午,沿着蜿蜒的临浮路,记者来到尧都区大阳镇卫生院,只见全科医生李张奎正在里间忙着为患者换药,外间还等着几个老病号。换完药的他边洗手边和记者交流:“大阳镇卫生院位于浮山县、洪洞县和尧都区的交界处,属于丘陵山区,服务人口约3万人,我在这里工作17年了,结交的老病号们太多太多了……”
李张奎1981年出生在洪洞县淹底乡柏庄村,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人高马大的洪洞汉子小时候却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为此,父母从小就让他跟着乡里有名望的医生学徒,长大后又供他在卫生学校学习医学知识。2000年,李张奎毕业后被分配到尧都区大阳镇卫生院工作,那时的大阳镇卫生院就像一座街面上的民房毫不起眼,李张奎却在这里安安心心地为患者看病治病,见证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变化,切身体会到初级卫生保健和基层医疗对于普通群众的重要性。
李张奎为患者测量血压。
记得2003年“非典”期间,所有的人都不敢出门,然而医护人员在特殊时刻更要坚守工作岗位。当时的大阳镇卫生院把医护人员分成三组:一组留在医院值班,其他两组对辖区内行政村进行消毒。李张奎被分在消毒组,走访消毒期间,面对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他耐心讲解“非典”的预防知识,对每户每个角落都进行了仔细的喷洒消毒。那时候他每天背负三十多斤的消毒喷雾器走街串户,脚底的皮磨破了像针扎一样疼,但他在心底给自己打气说,坚持,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这个时候群众最需要我们。就这样,他出色地完成了消毒任务,勤勉认真的工作态度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李张奎在尧都区大阳镇上班,下班后要回到洪洞县淹底乡的家里。一次下班回家途中,经过一个村口时,他碰见一位年轻人满脸是血躺在地上,一辆摩托车倒在旁边,还有不少人在围观。他问明情况才知道,是年轻人酒后自己摔倒了,路人却不敢伸出援手。看到满脸是血的伤者,出于医生的本能,李张奎让群众帮忙把伤者往他车上抬,好多人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不是你碰的,管那闲事干啥,免得惹事上身”“你就不怕人家把你讹住吗”,李张奎却来不及多想,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年轻人摔得很重,如果没有人管的话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现场群众的帮助下,他把伤者拉到卫生院进行紧急救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治疗,病人清醒后又联系到家属,家属感激他出手相救,送来了红包表示感谢,他却一笑推之说:“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今年7月份,大阳镇老母村的一位农民干农活时被一窝马蜂蜇伤,送到卫生院的时候全身皮肤瘙痒,血压达到110/170mmHg,医护人员给患者常规检查后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没想到,意外发生,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李张奎火速赶到现场紧急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等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他主动随车护送患者至临汾市中心医院,直到患者完全脱离危险。几年来,他遇到危重患者转诊时都会主动随车护送,帮患者办好住院手续后才离开,不耽搁一分钟的抢救时间,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受到患者和家属的称赞。
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几年时间里,李张奎为辖区已患慢性病的患者都进行了健康指导,并定期为他们做健康检查;对未患病的人群,他则定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把好疾病预防控制关口,尽最大努力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每年他都会抽出三个月时间,带领医疗团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重症精神障碍、贫困户、计生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检,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入户检查,并及时指导卫生室人员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晴雨表。两年来,他所管辖的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建档率达100%,电子建档合格率达98%。
“我是从农村走出的,深知农民的艰辛,投身农村卫生事业,为老百姓看病,我无怨无悔。”采访结束,李张奎这样对记者说。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