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土门社火好热闹

2018-02-25 20:40: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人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中。尧都区土门镇土门村的老年歌舞队、锣鼓队、秧歌队,少年武术习练者和幼儿师生们,正为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进行彩排。

    当天11时许,土门人用独特豪迈、铿锵有力的威风锣鼓开场,春雷般的鼓声催人奋进。

    秧歌队在宽阔的广场前扭动身腰、挥舞彩绸,歌舞队队员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闹新春》《绣金匾》《我爱新年》《火辣辣的山里红》及跆拳道组合等20个节目个个精彩,博得了围观群众的一片叫好。

    随着大型歌舞表演的退场,近百人的威风锣鼓进入了表演场地,春雷般的鼓声淹没了人们的高谈阔论,敲锣打鼓的男女老少使出浑身解数尽情发挥,一曲接一曲。鼓声戛然而止后,人群中发出了“再来一曲”的呼声。

    锣鼓领队、古稀老人王海峰应村民的要求,挑选了20余名中青年锣鼓队员,撑起架子,在他的引导下,敲起了土门村特有的鼓乐曲“牛腰金”。锣、鼓、铙、钹完全是原生态的打法,击鼓者抡圆了双臂,鼓声震天,铙花翻舞,钹音清脆,铛铛锣声仿佛人们扶犁春耕,而那牛却有使不完的劲,奋力向前。

    王海峰介绍,土门村的古典锣鼓乐曲有12支,分为行进曲和架子曲。行进曲比较经典的是“风搅雪”,全曲分5部,从一打到五,从五返到一,循环往复,行进中击鼓回味无穷。“列士纽”表现了土门人纺纱织布的生活。而“牛腰金”曲子只有架起鼓才能显示出土门人热爱生活、勤劳耕作的豪爽精神。

    据了解,土门村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余亩。全村有780余户,人口3500余人。古老的村落是临大公路必经之地,整个村庄座西向东,背靠吕梁山脉,该村元代的水池为水口,明代建有玉皇楼,村东南有魁星楼,条石铺就的街道穿村而过,沿街的牌坊古色古香。据说古街道下面有一条涵洞,建于哪个年代也无人知晓,这些都是村民美好的记忆。

    王海峰说,村里的旗杆院至今保存尚好,还有许多古老的院落,是开展乡村游不可或缺的资源,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齐心努力下,古老的土门村明天会更好。

    记者王隰斌 米粒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