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通过交警的宣传教育,使我们意识到手里握着的不仅是方向盘,更是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今后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文明出行。”这是11月28日下午,尧都区屯里镇韩村村民参与尧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举办的“122”主题宣传活动时发出的感慨。
今年12月2日是第7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尧都交警积极“走下去”,通过安全讲座、警示教育、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传递到位,提升农村客运车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量身定制”入脑入心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运车辆及摩托车等逐渐增多,其中的交通安全隐患也凸现出来。那么,在农村出行如何保证安全?”韩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村民,尧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姚建龙提前预热,他结合实际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和存在隐患,为大家拧紧“安全阀”。
韩村有发运站台和运输公司,来听课的大多数村民都是客运车驾驶员。针对这一情况,该大队的宣传警“量身定制”了宣讲课程。他们首先播放了两段视频,一段是大货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车主惨死十字路口;另一段是大拖车转弯摆尾,将一名欲右转的路人残忍碾压。
血淋淋的事故令人胆寒,宣传警进一步使用图片来说明“大货车的盲区有多可怕”,并警示驾驶员们:大货车盲区部位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非死即伤的严重后果,这跟大货车吨位较大、制动距离长、盲区大有很大关系。
物体越小,盲区越大;大货车的车身越大,盲区也会随之增大。”。
此外,在农村人们乘坐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等并不罕见,赶集时甚至还要“凑一车”。虽说非常方便,但是危险系数高,若是发生交通事故,极易造成严重后果。为了让村民们清楚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宣传警特意播放了一组在尧都区范围内发生的典型交通事故,警醒村民们坚决抵制驾驶或乘坐农用车、低速车、非法营运车等,真正做到“手中有法、眼中看法、脑中记法、心中想法、行为守法”。
看到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有的村民低声讨论,有的人久久沉默。“唉!看得心里不是滋味。”客运车驾驶员李新房惋惜地说,开车、坐车都要操心,开车时要谨记拉货不超载、喝酒不上路、上路不超速、转弯要注意;坐车时要留心,千万别选不能载人的车,别去挤超员的车。宁可多走几步路,也别干危险的事儿。”
多管齐下 见行见效
“大货车的视觉盲区往往是司机和行人最害怕的,也是最致命的。大意1秒钟,事故就很可能发生。”为了加重安全“砝码”,宣传警王新晋精心设计,情景模拟展示了“大货车的盲区到底有哪些”。
王新晋让村民们轮流坐进大货车驾驶室,然后在大货车的周围设置障碍物,让驾驶员通过后视镜、倒车镜来观察不同区域内是否有行人或者车辆通过。得到否定答案后,王新晋特意强调了前后左右盲区的范围和危险性,同时提醒在场人士:大车的内轮差,可以瞬间把人卷入车底。出车时一定不要超载,不要疲劳驾驶,转弯时要注意观望。”“这堂课来得太及时了,我们过去哪知道啥是视野盲区,都是凭着经验摸索着开。”52岁的村民安春荣已有30年驾龄,他深知安全驾驶大货车的重要性,不知不觉看得十分入迷。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
我的安全也关乎全家人的希望。我一定谨记,开车务必以安全为先,小心慢行不急躁。”参与活动时,村民们积极踊跃,不少人提到尧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空港中队的日常宣传工作做得细致到位,早已让他们意识到交通安全大过天。该中队民警李冬至介绍:空港中队分管屯里镇、乔李镇的道路巡逻、安全宣传、危化品排查等工作,我们每月至少要举行两三次安全宣传活动,韩村是重点宣传点之一。起初,村民们不理解,但我们的原则是‘宁叫百姓骂,不叫百姓哭’。经过持续宣传教育,村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转变,认可且欢迎我们的宣传,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开车不喝酒’。”
细节关乎生命,民警们立足农村宣传阵地,将交通安全宣传渗透到村民生活之中。果然,村民们将交通法规牢记于心,争先恐后地抢答“有奖问答”。与此同时,民警们还发放了文明交通读本及安全宣传彩页,告诫大家春运交通安全知识及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潜移默化中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村民及驾驶员们从中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纷纷表示以后在路上一定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为建设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