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翟家庄村和翟村位于尧都区县底镇东南,翟家庄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翟村则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尧都农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后,针对这两个村庄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缺技术、缺乏劳动力的现状,积极探索,采取精神扶贫、物质扶贫、金融扶贫三种方式,帮助贫困户树立信心、学习技能,辅助以金融帮扶,使两个村的贫困户2018年底全部脱贫,目前正在巩固阶段。
进村入户 落实帮扶政策
尧都农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定期进村入户为贫困户开展扶贫政策解读、金融知识普及等服务,把该行的金融产品及惠农政策普及给贫困户。
为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帮扶队员一对一地向贫困户进行最新扶贫政策宣讲,提高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真正让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翟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青虎说:“以前对扶贫政策不了解,光知道帮扶人员下来进行扶贫,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就行了。现在我了解了最新的扶贫政策,了解了农商行的支农措施、申办小额扶贫贷款的条件,发展生产有了门路、办法。”
精准施策 开展健康义诊
6月20日,翟家庄村的高茂林接到尧都农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的通知,一大早他就收拾利落,到集合点等待体检。量血压、测血糖、做B超……
尧都农商行为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在村里不定期的开展健康扶贫活动。他们多方协调,邀请各大医院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义诊。仅6月份的一次义诊,就覆盖了三个乡镇的500多名贫困群众。义诊的医生不但详细检查,还现场针对发现的疾病制定治疗措施。村民高茂林激动地说:“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体检。以前生病了都是‘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花费大,效果差。多亏了帮扶队员们的帮助。”
像高茂林一样,村民们的病情及时得到发现和诊治,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返贫的势头。帮扶工作队还给翟村、翟家庄村的110多名贫困人口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助保险,进一步加强贫困户抗风险的能力。
着眼增收 探索消费扶贫模式
尧都农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尽其所能,在各个方面为贫困户出谋划策。他们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形式,探索出消费扶贫的新模式。
帮扶队员在翟家庄村调研时发现,贫困户贺怀玉喂养的土鸡长势良好,鸡蛋产量稳定,但是缺乏销路。针对这一情况,尧都农商行决定由总行餐厅认购贺怀玉的土鸡蛋,彻底解决其销售难题。同时,请人为贺怀玉开发制作品牌包装盒,为贺怀玉下一步扩大生产、打开销路奠定了基础。
尧都农商行结合辖内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包片服务”机制,成立了由行长亲自带队、班子划片负责、客户经理为主导、各村信息联络员为辅助的脱贫攻坚小组,建立了精准扶贫到户联络员制度,指定信息联络员和村干部结对组成金融双向联络员,及时了解贫困户金融需求。在翟家庄村,尧都农商行对有合理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8户35万元,翟村发放扶贫贷款1户5万元,用于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截至目前,尧都农商行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5亿元,用真金白银解决辖内1885户贫困户的生产问题,荣获山西农信金融精准扶贫贡献奖。
记者 刘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