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雕版技艺精

2015-04-01 07:58: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金元时期,平阳是北方的一大文化都市,地位仅次于大都(北京)。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后,由于这里盛产雕版印刷的白麻纸、墨锭、枣木而很快接受了这一先进技术,官民雕印作坊林立。中央政府在此设立经籍所,委派书籍官,专门管理官民经营的书坊工铺,逐渐形成家置书楼、人蓄书库的盛况。其雕版印刷之兴旺,可以与燕京相比,出现了以张存惠为代表的一大批刻书家。平水雕版主要编集经史、道教经卷、民间文艺和农医杂书。最著名的有《平水韵》,当时风行全国,成为后来历代诗人做诗押韵的依据,被称作《诗韵》。有“平水诗韵行天下”之说:经藏《赵城金藏》、唱本《刘知远诸宫调》为传世最早的诸宫调;医书《铜人针灸图经》;大型版画《四美图》是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平阳所印书册,常标以“平水新刊”,因此被称为“平水版”。

    平水本,是历代最为藏书家、学者所珍视的宝若宋刻。关于平阳雕版印刷技术的质量,按照《中国版刻图录》的说法,是“字画刚劲”“纸墨精莹,刀法遒劲”,达到当时雕版印刷的高峰。现存平水版多为金中叶大定、明昌以后刻本,也证明平水版兴盛的历史正如此。元朝在平阳路临汾设置全国官方书籍出版印刷的管理机构,无疑是在金代官设出版机制及便利优越的条件下的一种先朝原有制度的沿袭。金元时期以临汾为中心的刻书业的兴盛,也带动了金河东南路、元平阳路辖区内属平水本系的刻书业的繁荣。

    平水雕版印刷业对我国的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等均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平水人王文郁、刘渊审时度势所归并的“平水韵”风行天下,为当时诗歌、韵文创作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为了祖国文化的保存、流传、发展,平水雕版印刷业功不可没。

    这正是:字画刚劲纸墨精,刀法遒劲酝神功;承载文化数百年,时人还叹古人风。  锡刚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民间诗人王予可

 

下一篇: 元曲大家郑光祖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