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翼城县美丽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活动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原则,以创建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四美两宜”为目标,各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年初启动了2个省级、3个市级、10个县级等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全县“三级联创”示范村年度计划投资1692万元,计划建设工程39项,实际开工建设工程53项,完成投资3835.7万元,是原计划投资的227%。全县各示范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宜居建设 规划先行
为确保规划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翼城县投资110万元,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山西汇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参与,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编制了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编制规划。城内村还依据其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的特点,制订了城内村《南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规划,引领全村各项工程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10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也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自己的创建规划,确定了各村的发展方向和框架,明确了各村围绕美丽宜居示范村开展的工程项目建设,为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2个省级、3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
突出特色 选准类型
目标就是方向。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建设要按照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四美两宜”的创建目标,依据各村文化及产业特色,重点培育文化旅游型、生态休闲型、镇村一体型、工矿一体型、移民新村型五个类型的示范村。引导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在个性上做文章。里砦村依托乡镇所在地的优势,重点打造镇村一体型的示范村;城内村依托其县城旧地、文化旅游资源深厚的特点,重点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型的示范村;南寿城村突出城中村和水上乐园的优势,着力打造休闲旅游型示范村;堡子村煤矿资源丰富,着力建设工矿一体型的示范村;符册村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沼气建设突出,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型的示范村。目前15个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都确定了自己的创建类型,使每个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和恢复了田园风光,留住了记忆中故园。
部门联动 合力共建
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县各部门合力共建,各部门的工程项目要在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集中实施。在创建推进过程中,翼城县政府充分整合现有各类项目、资金,引导各方力量、多种资源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召开全县美丽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活动项目对接会和工作推进会,把全县的污水治理项目、农村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农村文化服务提质项目、农村垃圾整治项目、村庄绿化项目等涉及改善民生的项目向三级美丽农居示范村倾斜,实行项目对接,项目在示范村落户。全县共整合各类项目53个,整合项目资金3835.7万元,一大批工程项目在全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落地实施,形成了多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的合力。
行政推动 持续给力
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翼城县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杨春权担任,成员由17个县直成员单位一把手担任;同时还在农委设立了专门的建设办公室,具体协调指导工作。出台《翼城县美丽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活动方案》,各乡镇、村也制订了各自的行动方案。同时,翼城县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纳入了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实行月报制度,年底对验收达标村进行表彰奖励,县财政拿出100万元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美丽农居示范三级联创活动快速发展。
长效管理 建立机制
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完成硬件建设之后,如何推行村民自治,长期保持常态管理尤为重要。通过政府引导,使各村对生活垃圾实行“户扫、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清运处理模式,每个村都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有些村还发放了垃圾桶,各村的主干道都配备了保洁员队伍,保洁员工资县财政给以补贴。同时,还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绿化管护制度、乡村文明公约、村民理事会制度等一系列村级事务管理制度,约束农民行为,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常态化管理、常效化运作。(常艳慧)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