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即将过去的2015年,翼城这个位于临汾行政区划图东南隅的小县城被反复提及,因为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临汾共有31所学校入围,而翼城县就有18所学校名列其中,占到了临汾市入围学校数量的58%。
不到一年时间,翼城县的校园足球建设工作在艰难困境中突围,令其他县市刮目、认可和效仿,这个具有独特翼城特色的模式,终将引领全市校园足球的建设浪潮。
A县长开球 绿茵场活跃明日之星
“当时的阵势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谁都没想到县长会走下主席台为比赛开球。”回想起上个月落下帷幕的翼城县首届校园足球赛,翼城县少年体校校长李民仍记忆犹新。
在李民看来,且不说各项赛事的精彩程度,单单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春权亲临现场,并为足球赛首场比赛开球的举动就足以说明该县对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县里邀请临汾市足协主席参加开幕式,并邀请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国家级裁判员前来执裁所有比赛。
在谈及这次足球赛之前,李民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今年9月在太原举行的2015年山西省足球锦标赛,当时临汾共有4支队伍参加,其中翼城县汇丰学校、翼城县第六中学、翼城县先成中学就占了其中三席。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翼城县汇丰学校获得初中女子组第4名,翼城先成中学获得高中女子组第4名,并有多名球员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
“虽然举办这样的校园足球赛在翼城县尚属首届,但截止报名结束前,仍有58支足球队参加。”李民介 绍,这些球队按照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初中男子甲组、初中男子乙组、初中女子组和小学男子甲组、小学男子乙组7个组别。经过13天的比赛,有着省赛经验的翼城先成中学和汇丰学校分获高中男子组和初中女子组冠军。
在先成中学读高三的体育类考生张恒伟有4年的球龄,目前担任该校足球队队长一职。“学校组建足球队的消息让大家热血沸腾。”张恒伟第一时间报名加入足球队,并凭借高超的球技成为队长。他说,足球的旋转,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更磨砺了大家的拼搏意识,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一位学生笑着告诉记者,有了这一特长,以后高考时的路可以更宽。
“我长大要当马拉多纳一样的明星”我的理想是加入国家队”……西街小学球场上,小学生们争相说着自己的理想,他们踢球的初衷没有高中生那般复杂。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踢一场球总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即使气喘吁吁,大家仍挥汗如雨,带球奔袭、抢断,享受着奔跑的乐趣和触球的快感。
B盘活中场 教练员全国各地取经
放眼世界足坛,球队战绩不佳时,主教练总会成为众矢之的,一般难逃下课的命运,从中足以看出好的教练在球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翼城校园足球建设过程中,教练员的技战术水平也成了事关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全县所有教练员纷纷踏上了取经之路。
“组织全县所有学校的足球教练外出学习提高。”翼城县教育科技局普教股股长郑国华说,这些教练员分批次被派往北京、天津、太原等地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
翼城县第六中学的体育老师耿绪吉有幸与该县另外3名教练员一同前往天津体育学院参加培训。培训我们的是两位外籍足球教练,虽然语言不通,但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耿绪吉坦言,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在技战术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看到了学校足球队的诸多不足,更看到了球队巨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在派出教练员取经的同时,一些校长也加入到了“充电”队伍。翼城县先成中学副校长陈卫国作为我市唯一代表,参加了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校长国家级专项培训,现场聆听了国家关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相关政策规划、国内外青少年足球发展动态,他把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带回学校,努力积极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翼城县教育科技局邀请市县两级足球协会相关领导以及足球专业人士在本县各学校间开展培训工作。翼城县西街小学更是成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实习基地,体院相关专业学生会在实习期来到学校对教练员和队员们进行技术指导。
足球场上有“得中场者得天下”的说法,它承前启后,甚至主导比赛进程。而翼城县也把校园足球的梯队建设作为衔接前后场进攻的重要手段,各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初中以及高中各年级均组建有足球队,每周每个教学班确保都有一节足球课。目前,每个班级之间定期举办的班级联赛,每个学校举行校级联赛,全县所有学校还举办县级联赛,三级联赛的实施更是在全县校园间掀起一场场足球的巅峰对决。
将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更好地促进校园足球在全县普及和发展。“如果队员能够在教育科技局注册备案,那么他在升学时可以享受择校的‘特权’。”郑国华介绍,参照方案,县教育科技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入选校队的球员,可以在县教育科技局注册备案,升学时就有了择校的砝码。
C全攻全守小县城跻身全国阵容
翼城校园足球建设的成绩,对我市的校园足球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实,3月份《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甫一发布,杨春权就打印出该方案,并批示县教育科技局加紧落实实施。
刚刚组建成立的翼城县教育科技局上下极为重视,开始部署全县范围内的众多中小学把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等)引入教学,以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为重点,让学生们在踢足球的过程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在发挥个人天赋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
经过努力,翼城县对照特色足球学校建设标准,举全县之力挖掘专项足球教师、改扩建足球场地,并落实专项体育经费、开设足球课程,将符合条件的学校全部上报。
经过相关专家的实地考察,翼城县提交的18所学校全部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同时,该县已经建有3座标准化的足球场,这项工作也令其他县市望其项背。
12月10日,户外气温只有5摄氏度,但翼城县先成中学足球场上却热火朝天,该校男子足球队的队员们正在教练王谭的指导下训练。
34岁的王谭是一名球迷,即使步入工作岗位后,他还是把足球作为进修科目。“现在这个阶段谈成绩肯定有点急功近利。”面对记者,王谭坦言,把足球引进课堂,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和爱上它,肯定比每天祈祷中国足球进步有更大的意义。
在他看来,如果小学阶段就有孩子表现出了一定的天赋,那这些孩子到了初中、高中,经过系统地训练肯定会带动和帮助周围更多的学生爱上足球,从而提高全县乃至全省的足球水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配合足球校园建设,让孩子们更加有的放矢地展开针对性训练,翼城县根据自身特色,召集相关专家为球员们量身定制了一套足球教材。目前该系列教材已初具雏形,待专家论证通过后将分发到队员手中。
身处翼城奥体中心以及遍布全县的中小学操场上,随处可见一群追逐足球的青少年,黑白相间的足球正迅速席卷了这个仅有32万人口的小县城,并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
记者 卢凯 苏亚兵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