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隆化镇:夯基壮骨强脱贫

2016-07-05 10:21: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隆化镇位于翼城县城东北部,是该县的东大门,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38000口人,现在还剩余贫困户364户,贫困人口1010人。贫困,如同横亘在隆化的一道天堑。如何跨越这道天堑,是摆在隆化镇党委、政府及4万多隆化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扶贫压力和困难,新一届隆化镇党委、政府班子立足实际,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聚焦贫困户,紧盯特困人群;举全镇之力,创新扶贫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扶贫途径;细化帮扶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启了一场改变命运的脱贫之战。

  扶贫攻坚关键在于把家底摸清、把情况搞准,“贫困是一个共同现状,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只有找准病因、把底子摸清,才能对症下药。”隆化镇党委书记曹俊义如是说。全县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之后,隆化镇党委、政府及时传达落实全县会议精神,聚焦帮扶谁、谁帮扶、怎么扶、帮什么等核心问题,精准发力。

  为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对象和任务,隆化镇组织全体机关人员开展为期3天的教育培训,对中央和省、市、县有关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政策进行解读,对精准扶贫工作操作程序进行培训,使每个机关干部都能做到知标准、懂政策。同时,以镇机关干部为主体,村“两委”干部为责任人,领导干部带队,成立了8个包片小组,对全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贫困户集中走访摸底对接活动。通过逐户逐人开展摸底调查,采集贫困户、贫困人口信息,全面掌握贫困户居住条件、劳动观念、经济来源等情况基础上,整合汇总,科学分析,以数据、图片、文字资料,为32个村364户贫困户建立了PPT管理档案,通过逐户建档、分类归档,更加立体直观反映出每户人口、年龄、住房、健康状况等生产生活现状和致贫原因,动态掌握全镇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和发展意愿,为科学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持。

  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在精准上下工夫,隆化镇结合全镇实际,挑出“真贫”,找准“靶心”,让帮贫扶困之“箭”射中要害,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总结经验,积极发动镇政府机关全体干部、各站所主要领导干部、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各村“两委”主干四个层面的干部作用,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特制定“四包四帮四扶”工作法,归纳出机关干部帮扶政策。同时,要求机关干部对所包贫困户,主要在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政策,为帮扶贫困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培训等措施,帮扶贫困户脱贫;站所干部帮办事。要求站所干部立足于站所职能,对所包贫困户,在协调、帮扶、代办性服务上以及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进行帮扶脱贫;企业量力帮就业。企业对帮扶贫困户,在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物资筹备、产业引导等方面帮扶脱贫;“两委”干部帮日常。支村“两委”主干在政策落实及“三留守”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人员关爱服务上,确保他们生产上有人扶持、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有人慰藉。

  北撖村村民张国峰年轻时因发生车祸,致其残疾,使家庭生活陷入了贫困。镇村“两委”班子多方联系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了低保,使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西白驹村村民李松山患有食道癌,老伴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在矿上工作中受了伤,也失去了工作能力,村委书记赵子明经常到他家帮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儿,带领村“两委”主干为其送去了米、油等生活必需品,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早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春风化雨润无声,精准扶贫满门庭。隆化镇与相关县直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制定切实可行帮扶措施,扶贫工作在全镇如火如荼地开展,电信公司为两坂村3户贫困户每户发放母羊3只,并为他们送去了养殖书籍;县科技局为北撖村13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苹果树管理书籍;县医院为上吴村4户贫困户进行了上门义诊,针对不同的病情制订切实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体检;安监局出资1.2万元为隆化、北张村购买了种子、化肥,邮政局为垣头村送去一吨化肥,信访局聘请果树专家定时为果农进行培训。

  如今,精准扶贫的隆化镇,干部帮扶已经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犹如雨后春笋在隆化大地遍地开花。一项项具体且细致的帮扶工作措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件件惠民实事,让隆化镇人民的小康梦不再遥远。(李成健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