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5月10日晚,伴随着《古城再铸新辉煌》联欢会精彩演出,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为期10天的“第六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圆满落下帷幕。
2009年,城内村南十字街列入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地段全长约1433米,包括木牌坊十字街和石牌坊东街。保护区范围75.1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18.72公顷,东至后土圣母庙,西至西城门楼,南至翼中门楼,北至牌坊路与潞公街丁字路口。街区现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处,不可移动文物规模4534平方米,不可移动文物完好率达到98%;历史建筑69幢,总面积7872平方米,历史建筑完好率达到82%;传统风貌建筑共有1300幢,总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与街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城内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修缮与重建并举”的良性互动原则,拉开了“保护古城旧貌、复兴古城文化”的序幕。先后按原貌重建了西城门楼,新建了北门楼;对木石牌坊、关帝庙、文峰双塔及钟楼进行了保护修缮,建成了关帝庙广场;在原址上重建了后土圣母庙;修复了裕公和尚道行碑碑亭;投资对20余座传统宅院、古建筑进行了修缮。
第六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每天数万人云集古城观光、旅游,经商做买卖,观看各类文艺节目,品味古城文化底蕴。商贸、小吃一条街拓展到北关、南关、东关、西关,激活了古城经济。
数百名演员参加大型实景剧《李娘娘还乡》,在古城西门外广场连续上演五天,唯美的视觉盛宴,吸引了众多观众。后土圣母庙舞台,县秦剧团连续上演7天7夜,精湛的技艺使演出场场爆满。木四牌坊和石四牌坊路段,精彩的模特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新修复的古院落内,古建筑摄影展、河南坠子、皮影戏、象棋拼杀、模特走秀,古桌展配凤冠、凤头鞋、花鼓等,可谓奇珍夺目。古城艺术团在古城大舞台,连续上演三晚上以戏剧为主的《情浓古城》《劳动者之歌》《古城再铸新辉煌》联欢晚会,精彩真挚演绎古城新人、新事、新变化,把古城民俗文化旅游节推向高潮。
城内村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开发、建设古城的力度,逐步恢复兴建南城门、西城墙,继续修复古院,加大恢复修建明清一条街的力度,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建设3A级旅游景区,逐渐把古城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品牌。(李维杰)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