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温暖包”翼城发放侧记

2019-12-25 08:59: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本报近日刊登的《寒冬里的“暖宝宝”》一文牵动了广大读者的心。文章中提到,翼城天龙救援队通过“偏远散户上门送、集中地带学校送”的模式,将40个包含衣物、学习用具等在内价值365元的温暖包,于12月14日、16日发放给了当地贫困儿童。

  “今天要发放温暖包的路线图和人员名单我已经发到群里了……天气不好,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14日一大早,翼城天龙救援队队员们听了负责文秘工作的刘丽的情况介绍,迅速上车启程。

  9时许,穿过蜿蜒的盘山路,驱车行驶30多分钟后,志愿者一行来到了当天的第一站——翼城县中卫乡甘泉村。

  小龙(化名)今年10岁,母亲在他年幼时离家出走,留下了他和先天瘫痪的妹妹与父亲相依为命,妹妹又在一场意外中不幸遇难。试穿了志愿者送来的衣服鞋帽后,小龙乐得合不拢嘴,腼腆地低着头不断道谢:“谢谢,谢谢叔叔、阿姨……”

  由于发放温暖包时各家各户之间距离较远,为避免耽搁时间,志愿者决定分头行动,继续行走在为甘泉村学生送温暖的路上。

  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徒步行走约20分钟后,志愿者一行来到了小亮(化名)家。当志愿者将崭新的鞋子、帽子穿戴在小亮身上时,小亮的笑容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而六年级的小赢(化名)在收到温暖包后,为表达谢意特意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向日葵闪耀着温暖的光芒;那一排“谢谢叔叔阿姨”的规整字,湿润了大家的双眼。

  刘丽介绍:“今天我们要发放的温暖包有12家,涉及6个乡镇、10余个自然村……”为了将这40个温暖包发送到最需要的孩子手中,志愿者们熬通宵、跑山路,反复核实受助者情况,并且具体掌握了每名受助儿童的衣服型号。

  苗鑫汇与孙国辉都是翼城天龙救援队的“元老级”志愿者,同为“80后”的他们不仅有着相同的入队经历,更有着共同的心愿。“做公益会上瘾!”35岁的苗鑫汇虽常年在湖南工作,但只要看到队里有行动,就会从千里之外赶回来。

  谈及加入天龙救援队的初衷,37岁的孙国辉直言:“我是一名退伍军人,2015年浏览某论坛时发现翼城天龙救援队的招募信息,没有犹豫就加入进来。”孙国辉说,“这几年我和队友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救助工作,虽然内容不同,但大家的心愿是相同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更多人提供帮助,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一句句朴实温暖的话语,驱散了山区冬日的寒流。

  “这次捐赠活动对于我们学校意义重大。它让我们知道,虽在边远地区,同样能感受到慈善的阳光与温暖。这些善举带给学生的,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鼓励!”甘泉村小学校长卢龙激动地说。

  “这个学生是XL号……”每送一户,刘丽总要与队友们核对一遍衣服型号。不知不觉已至下午3时,寒风依旧凛冽,却无法阻挡志愿者们内心涌动的爱的暖流……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