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乾坤 赏槐花 助脱贫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郝海军)又是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5月的永和,漫山遍野的槐花令人陶醉。走在乡间的林阴小道上,一串串、一簇簇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像风铃似的不时奏出清新淡雅又带有丝丝甘甜的协奏曲。5月14日,永和县第二届槐花文化旅游节暨槐花扶贫活动开幕,之所以挑选“母亲节”这一天举办槐花文化旅游节,寓意着感恩中华母亲、感恩祖国母亲、感恩黄河母亲……“我老家在永和县坡头乡索驼村,17岁的时候我就到太原打工,这些年来,我在太原和临汾都开了店。今年特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回来为家乡的槐花节捧场。”在槐花文化旅游节开幕现场,永和籍老板马红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吃奶奶做的槐花不烂子(音),尤其是奶奶捋槐花时的情形历历在目。他这次回来,就是想帮乡亲们销售槐花等土特产,以后如果时机成熟他还要在村里传承古村落文化,发展旅游,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在今年的槐花文化旅游节上,像马红这样的客商还有很多,他们均事业有成,且有能力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这次通过永和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家们也都表示愿意回来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出一把力。
据了解,为了举办此次槐花文化旅游节,永和县政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在外做生意、办企业的老板和企业家能参与到家乡的脱贫攻坚战中。此外,该县还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为2000名农民培训槐花采摘技术,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每个乡镇都选择槐树较多、交通便利的区域划定采摘园,制作线路标识,方便观赏采摘。在传统槐花炒鸡蛋、槐花不烂子的基础上,他们还研发出槐花麦饭、槐花饺子、槐花包子、槐花饼、槐花糕等多种美食,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槐花附加值,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永和现有野生槐树18万亩,鲜槐花年产量2500万公斤。为了让这些“槐花宴”走出家门,今年4月底,永和县领导走进太原、北京推销,并为产品代言。借助网络,线上线下同时运作,成功将“槐花宴”打入太原和北京的市场。目前,北京、太原的450余家饭店多了一道槐花炒鸡蛋,一时间激起食客怀乡之情。
另外,该县以“花”为媒,推动旅游发展,稳步做强做大槐花产业的同时,通过槐花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加大特色旅游宣传推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杠杆作用,推动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具有当地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快了“农家乐”、“民宿客栈”等具有黄土风情的旅游接待点建设,发展农家乐78家,民宿客栈”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以阁底乡、打腰石乡、南庄乡等为中心的集群化、高标准、有特色的窑洞民宿产业效益初显。去年,东征村34户农家乐首批投入运营,不到半年时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收益达到15万元,户均增收4400元。
十三五期间,永和县将旅游产业作为促进脱贫攻坚、推动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
今年,围绕建设全域旅游的目标,永和县将着力打造黄河百里生态旅游经济带、芝河源头北方农耕梯田文化景观园、红军东征红色教育线路、阁山、楼山、双锁山、四十里山等风景名胜区,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数字景区建设等服务的同时,支持建设农家乐、民俗客栈等具有黄土风情的特色宾馆、餐馆,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