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足更有尊严
――十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两会”精神
临汾新闻网讯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回应人民的期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就要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足、更有尊严。
文化是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今年,我市将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弘扬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深入挖掘我市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在圆满举行山西?临汾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市“五馆一院”、县“三馆一院”和乡镇文化站所、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立文化产业项目精品库,推进“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2万户;加大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筹备第十七届“群星奖”比赛,开展好第三届梨花奖评比活动;强化文化服务,坚持文化下乡;举办全市第四届运动会;做好扫黄打非和净化网络工作。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它承载着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我市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启动中高等院校资源整合工作,推进山西师大、师大文理学院和临汾学院新校区建设。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深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28所、农村幼儿园36所。严格落实城区幼儿园建设规划,加快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继续清理规范民办幼儿园,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力争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
医疗卫生服务是民生之重、幸福之源,没有健康何谈幸福,因此,必须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今年,我市将打造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体检。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创建活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实施乡村医疗服务提质工程。
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巩固“新农合”制度,人均筹资标准由390元提高到470元,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也是群众切身利益之所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健康。
今年,我市将实施就业创业援助工程,全方位落实就业扶持措施,积极开发就业见习、三支一扶”和基层公益性岗位。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工伤保险等标准。大力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也不可能持续。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全市“两会”精神,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做起,把实施“六大惠民工程”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着力点,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