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安月琦) 2017年,我市以供改和综改为总抓手,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不断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为全市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在开发区改革上谋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各项改革顺利开展,助推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2017年,按照中央、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要求,我市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制定并下发了《临汾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为全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促进我市供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市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房地产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去杠杆、降成本效果明显,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
2017年,全市压减钢铁产能170万吨、煤炭产能420万吨,原煤、钢材产能利用率分别达75%和80%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3.0%,商品房去库存消化周期同比缩短3.8个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同比降低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2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30.4亿元,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同比增长1.36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25倍。
2017年也是我市大刀阔斧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年。这一年,我市纳入全省改革创新的10个重点景区已全部实现了“两权分离”,实行了公司化运作;建立了市级融资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激发了各县(市、区)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热情。
截至目前,我市与山西文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10个重点景区中已有6个景区与山西经贸投资控股集团(现已加入山西文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高新普惠与霍州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壶口瀑布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中景润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北京公司派出管理团队对景区、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我市包装策划旅游项目113个,总投资额1000余亿元,6个项目成功签约。2017年,我市旅游总收入487.49亿元,同比增加30%,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过去一年,我市在开发区改革上不断创新,制定出台了《临汾市开发区改革创新“三化三制”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开发区扩区、设立工作,目前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扩区和洪洞经济开发区设立已获省政府批准;侯马综保区升级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已上报国务院待批;设立襄汾、霍州、安泽开发区省级评审已通过。
2017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是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的一年。我市突出重点改革,进一步强化发展支撑,开发区改革全面提质、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提速、民营经济发展全面提升要求,确保各项改革质量落地,努力跻身全省改革第一方阵。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我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发展动能得到新增强、民生福祉获得新增进、生态环境呈现新变化、稳定大局实现新巩固、实干氛围达到新境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