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山西篇】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

2017-06-20 16:47: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人民调解,被西方媒体称之为“东方经验”,美名“东方一枝花”。

  过去的五年,是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五年。我市切实做到了人民调解工作不偏移,在服务经济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捍卫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的五年,“东方一枝花”在我市绚丽绽放着……

  纠纷化解新路子

  “这件事是哥的不对。”“哥,这中间也有我的错。”兄弟俩握手言欢……襄汾县汾城镇孝村王家兄弟因多年前的承包地纠纷发生了冲突,经过调解,终于和解。这是汾城镇“说理室”调解纠纷案中的一个小片段。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五年间,我市开展人民调解“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并确定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三大重点:排查矛盾多发、易发的重点社区;排查重大疑难的重点对象;排查涉及城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易引发的重点问题。同时,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矛盾化解机制不断完善,重点加强征地拆迁、村矿矛盾、医患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的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推广襄汾县“说事室”和“六事”制度,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不断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的柔性维稳作用,提升了调解工作的公信力。并结合“转型综改攻坚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了日常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根据“谁设立谁负责”的原则,先后建立了市农民企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山西尧龙民事经济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临汾企业联合会民商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调委会,抓重点,破难点,引导我市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聚焦化解征地拆迁等重点改革发展领域,交通、环保等民生领域及涉法涉诉类矛盾纠纷,集中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16年一年,我市共调解各类纠纷14798起,调解成功14438起,调解成功率97.5%。同时,建立动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在全市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扩宽创新方法。

  优化组合促发展

  “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完成后,不仅能缓解当前市区的道路交通压力,更能为临汾的城镇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2016年,市委、市政府将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视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市司法局更是助力于城建攻坚战中,开展了系列全程优质法律服务,组织法学专家、律师编印了《征地拆迁和城中村改造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汇编》1000册,及时送到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建设单位手中;组织引导平阳公证处、华尧公证处对涉及的280多个拆迁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办理了保全证据公证和拆迁协议公证;尧都区司法局组织鼓楼南北街沿线司法所人员,对涉及拆迁改造的相关案件和人员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等等,努力化解纠纷。此外,全市各法律服务机构也在服务当地重点工程的项目方面,主动站位,真正为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助力解难。

  五年间,我市以法律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实施“牵手工程”,在服务转型发展上彰显新成效。进一步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及时组建了由骨干律师、公证及司法鉴定人员参与的法律服务团队,主动与重点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对接,积极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企业、农业、物流园区,开展法律体检、法律咨询、风险评估,参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一站式”、“定单式”服务;带领全系统干部和法律服务队伍,自觉投身于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临汾民航机场通航、涝洰河生态环境综治、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开展了“服务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年”“法律服务牵手重点工程”“服务全民创新创业”等专项法律服务,担任着各级政府沿汾河重点工程和中小民营企业法律顾问380家。市司法局更是采取强强联手、优化组合的方法,优化“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法律服务机制,为园区建设提供包括合同审查、法律咨询、法律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优质法律服务,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把关掌舵,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攻方向,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机制,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注入了法律正能量。

  情理相连共和谐

  “经过你们耐心的解答与劝导,我决定再也不组织人上访了”。听到当事人的承诺,文化广场调解室内的几位调解员如释重负……吉县“小板凳”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在调解中倡导和谐理念,“有理慢慢讲,有话好好说”“相互谦让、亲如一家”等,并综合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方式,提高调解成功率。

  社会的和谐,需要人民司法的公平正义。五年间,全市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从组织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制度、档案管理、规范调解程序五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不断加快“六大领域”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步伐,打造出了一批以尧都区交调委和侯马市交调委为样板的高标准调委会。目前我市已初步确定拟命名263个调委会为首批市级规范化调委会;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对我市1万余名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大规模、高质量的集中轮训,使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调解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省开展的“双调”(调委会和调解员)星级创建评选工作中,我市命名了24个四星级调委会、44名四星级调解员,使得人民调解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潮平岸阔帆正举,砥砺奋进铸辉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将不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城乡、村及各行业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执著而坚定地走出一条“大调解”之路。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