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尧都区奏响经济社会发展头雁振翅领航之歌

2018-08-13 08:58: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入秋的平阳大地,依然骄阳似火,尧都区各大项目工地上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在涝洰河畔,在棚户区改造现场,在清洁能源改造施工现场……尧都儿女万众一心,在以绿色精密铸造园区、“煤改气”“煤改电”清洁能源改造等一大批转型项目建设上聚焦发力,正奏响着一曲头雁振翅领航之歌。

  作为全市“转型项目建设年”主战场的尧都区,在去年连续三批次推进项目集中开工的基础上,今年又实施了“百项千亿”工程,铺开了总投资1467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其中转型项目44个,投资1211亿元。今年以来,尧都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正增长,并与同期相比呈现加快走势,全区经济走出了最困难时期,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突破,工业产业向尧都工业园区、绿色精密铸造园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示范区三大园区集中,成功举办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成立了博达公司、稷王公司、帝尧公司等,吸引了金风科技、亨瑞达制药等一批转型项目落地。

  ——“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投资9100万元,培育了3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了世尊山、果中果、尧王台等十大特色农业示范区,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组成了208支帮扶工作队,下派了1219名党员干部开展驻村帮扶,选拔37名优秀党员干部任农村“第一书记”,实行三包责任制和“2+1”工作法,注入专项资金1010万元、“五位一体”金融扶贫资金1645万元,2017年脱贫1753人。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省首家实施“环保管家”服务机制,建立节能环保专家咨询制度,举办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国际展览和高峰论坛,实行了“区乡村组”四级网格监管,清洁取暖改造用最短时间的阵痛换取了环境治理的立竿见影、长久改善。

  ——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全面完成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了“五个严查”“五个严禁”,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

  尧都区聚焦“五大任务”,全面出击,统筹推进,务求实效。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政府引导,推进产业向以高新技术和现代医药为主的尧都工业园区集中,目前尧都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经配套,入驻企业已达13家;向以铸造产业提档升级为主的绿色精密铸造园区集中,韩国大光株式会社6万吨精密铸件项目同步实施;向以焦化产业延伸产业链为主的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示范区集中。二是改革驱动,实现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变,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让景区所有权、经营权“两权”分离,借力省旅发大会,按照“修路、建景点、办活动”的要求,启动了两条旅游公路建设,加快了三大景区开发,举办了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推进了文旅融合发展。三是公司化运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市场化转变,公司化运营,市场化操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降低企业的落地成本和投资成本。

  奋力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尧都区以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20字”方针要求,优中选优,示范带动,示范引领,建设一批具有尧风晋韵特色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田园综合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推动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城郊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拿出3000万元用于培育主导产业,先后建设了优质粮食、优质核桃、设施蔬菜、特色水果、畜牧养殖五大产业基地,特别是核桃产业已经形成30万亩规模,项目区20万农民人均核桃1.5亩,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加大农村干部培育力度,通过挂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了20余项农业基础建设工程,农业农村条件大为改善。

  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在脱贫攻坚上,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兜底一批、扶持一批、转移一批”,实行“周例会、月报告、季总结”制度,全面落实包联责任,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五大扶贫工程;在民生改善上,围绕“吃好饭、上好学、看好医、就好业、居好家”的“五好”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各项民生工作,2017年民生支出达到13亿元,确保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困难群体出台了《尧都区保障民生社会救助办法》,所有生活困难家庭每月都能按时领到米、面、油;建立了领导包联孤儿制度,把孤儿全部包联在县级领导和部分乡镇、区直单位领导名下;每年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累计为贫困学生捐款529万元。三是在住房保障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相结合,争取政策性银行授信贷款130亿元,启动实施了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腾退城市土地2300亩,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平衡的棚户区改造新路子。

  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尧都区坚持源头管控、燃烧革命、产业升级、项目推动、铁腕治污、机制创新“六管齐下”抓整治,在全省首家实施“环保管家”服务机制,建立节能环保专家咨询制度,举办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国际展览和高峰论坛,实行了“区乡村组”四级网格监管,强力推进“八大工程”;坚持“三管齐下”抓推进,“宣传、督查、问责”三管齐下,克服清洁取暖改造战线长、面积广、情况复杂的状况,实施了总投资26.8亿元、总面积2039万平方米的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新建东城两座天然气热源厂,改造50600户、1129.3万平方米,一年完成了十年改造的总和;坚持“两手齐抓”抓修复,建立了四套班子“八包”责任制和政府班子“六位一体”责任机制,重点推进了总投资58亿元的涝洰河生态治理工程,启动了汾河重要节点治理工程(汾河吴村段生态治理工程、龙祠水源地保护工程),连续两年实施国土绿化,累计植树300万株,全面推进河长制,19条河流、251名河长挂牌履职,定期巡河。

  奋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尧都区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了“五个严查”“五个严禁”,通过区委书记讲党课和署名文章的形式,在全区倡导了“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鲜明用人导向;亮明了“你不把工作当回事,就别怪组织不把你当回事”的鲜明态度;提出了“尧都的干部要有‘铁军意识’”的新时代要求;发出了“把硬骨头交给你,就要有能力啃下来”的攻坚动员令;吹响了“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干事氛围一定要巩固下去”的进军号角。加强“三基建设”,加大巡查整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暨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进一步引深“强化责任、严守纪律、树好形象”专项治理活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四实”要求,着力锻造尧都“铁军”,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李森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