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尧都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手抓改革、稳经济、上项目、促转型,一手治环境、打基础、建新城、惠民生,全区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城市建设持续加力,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在清洁取暖、棚户区改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就。
——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一产、抓二产、优三产,全区三次产业实现了协调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该区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全力以赴推动工业振兴崛起。该区变环保倒逼、被动转型为园区引领、主动转型,力推工业振兴崛起。在工业园区建设上,持续推进尧都工业园区建设,占地1000亩的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给排水工程、110KV变电站五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基本完成,亨瑞达制药等14个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启动绿色精密铸造园区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韩国大光精密铸造项目确定落地,本地16家铸造企业入园工作正在实施。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上,锦程、胜利、蓝宝等4座改扩建煤矿投入生产,实施了临汾染化、环源建材、临汾热电等8个技改项目,培育“小升规”企业6家。
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该区坚持优化布局,提档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五大商贸工程建设上,华夏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商业核心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兵站路城市菜篮子连锁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汾河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奥特莱斯芭蕾雨嘉励商城正在装修;东城城市综合体项目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在推进两大物流园区发展上,兴荣物流园区物流联盟大数据平台投入运营,临汾鼎晨现代综合物流园项目已经开工。
四是突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该区抓住省旅发大会在临汾召开的契机,成功举办了2018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全面打响了“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文化旅游品牌。在旅游公路建设上,实施了总投资4.6亿元、总里程12公里的三条旅游公路工程,仙洞沟旅游公路、尧陵旅游公路涝河坝改线工程、华州东路道路工程竣工通车。在旅游景区建设上,实施了尧帝陵景区祭祀大殿、仙洞沟风景名胜区和尧庙华门景区提升工程。总投资3.28亿元、占地137亩的尧帝陵景区祭祀区项目在资金和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提前完工并对外开放,圆满承办了尧都文化旅游节民间祭拜尧帝大典等重大活动。姑射山文化旅游景区和尧庙华门景区完成提升改造,同时,实施完成尧庙-华门景区光影秀项目和尧庙-华门文旅融合示范区样板工程。在举办重大活动上,4月份,在太原举办“临汾·尧都号”动车冠名仪式,5月份在台湾举办了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经过精心筹备和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为期7天的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为海内外游客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活动期间,12项主题活动各具特色,上万名海内外华人云集尧都,130多家全国知名旅行社牵手合作,186家商界精英共谋发展大计,探索出了一条以节办会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1-9月份,全区接待游客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162.2万人次。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打响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歼灭战、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三大战役,环保攻坚力度空前。
今年以来,该区按照中央、省、市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坚持六管齐下,推进八大工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在散煤管控上,划定禁煤区,设立5处检查站,关停非法煤炭销售点109家,规范整治储煤厂16家。在燃煤锅炉整治上,全区整治范围内1076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整治。在清洁取暖改造上,坚持一年全面开工、两年攻坚完成,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在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上,完成70家企业深度治理;实施12家企业环境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了焦化企业退出程序;所有冲天炉铸造企业全部停产,绿色精密铸造园区启动建设。在整治散乱污企业上,清单内755家散乱污企业已经取缔537家、提升改造70家、整合搬迁7家。在扬尘治理上,32家建筑工地全部达到6个100%标准,完成70家企业路面硬化,启动了市区26条街巷硬化工程,60家企业安装了车辆清洗装置。与此同时,在全区推行“路长制”,对9条重点道路扬尘、垃圾、车流、车速等问题进行全面管控。
针对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对41个重点社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在推进餐饮油烟整治上,3161户餐饮企业、门店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二是全力实施黑臭水体歼灭战。该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区19条河流配齐四级河长257名、专职巡河员63名。在水源地环境治理上,启动了龙祠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了龙祠村、晋掌村环境提升工程,对水源地保护区非法企业进行了取缔整治,水源地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让广大市民饮上了放心水、干净水。在流域生态治理上,重点实施了总投资4.2亿元的汾河吴村段生态修复工程。对61处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开展专项治理,启动实施了10条、总长20公里的生活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启动了日处理250吨农村污水处理站项目和农村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对16家重点工业企业废水进行了深度治理并取缔非法采砂5处,清理砂堆15000余方。
三是全力启动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该区启动了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调查工作;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全区75个农产品采样工作已经完成;启动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快矿山生态治理,全区18座煤矿编制了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15处工业固废处置工作。特别是针对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建立“五账”工作法,中央环保督察交办61个案件全部整改到位,再现碧水蓝天新尧都。
——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棚改、路网、生态三大重点,城市建设提速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抓住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授信75亿元,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目前,5个棚改项目已经全面启动,4800户群众彻底告别居住老旧棚户区的时代。
二是继续推进涝洰河生态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在龙湾园、福胜园全面建成的基础上,润州园主体工程和尧乡园起步区全面完工,跨涝河、洰河两座大桥正在加紧施工,涝洰河-汾河贯通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三是加快东城骨干路网建设。实施了总投资26.1亿元、10条道路建设工程。目前,临纺街、健康路、华州路东延工程已竣工通车;解放东街拓宽改造地下管网工程正在实施;枣林路征地工作基本结束;其余道路工程正按计划推进。
四是加快市区重点工程建设。中大街道路工程已经完工;体育街南延征地拆迁基本完成;迎春街南延正在实施雨污水管线和综合管廊工程;广宣街游园土方开挖和地下车库建设正在实施;水塔街游园拆迁工作接近尾声。河西规划六路、规划三街拆迁安置工作已经完成,山西师大整体搬迁项目拆迁工作进展顺利。
五是全力实施城乡绿化工程。植树116万株;完成尧陵景区绿化807亩,景区道路绿化8.5公里;完成临浮路加密增绿工程12.8公里,县、乡、村道路绿化补植补栽60公里;实施退耕还林2380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3000亩、天然林保护5000亩。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强化要素保障,突出项目、招商和优化环境三大重点,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一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减煤炭产能30万吨;棚改货币化安置2400套;培育“新三板”挂牌上市后备企业7家;出台 “三减两加一规范”企业减负措施43项,争取补贴资金740万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取消行政职权事项12项、承接4项。扩大“多证合一”,深化“先照后证”,实施“互联网+工商登记”,推进了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深化用地制度改革,落实占补平衡政策,补充耕地885亩,易地购买土地指标500亩。深化国企“三供一业”改革,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52家省属国有企业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新型领军企业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培育省级众创空间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有效发明专利119件。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扎实开展“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连续举行两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铺摆重点工程项目92个,总投资156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192亿元。尧帝陵景区、菜篮子连锁工程、尧乡古镇、涝洰河润州园、临纺街、仙洞沟旅游公路、世尊山田园综合体等7个项目全面建成。先后赴北京、广州等地开展5次招商活动,举办了2018尧商尧才及各界人士新春恳谈会和华商论见·投资临汾-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17个,签约资金112.2亿元。
三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了“1+9”专项行动,实行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了清单、平台、流程、窗口和管理“五统一”,营造了良好投资环境。(李永秀 郝红瑞 章琳)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古县:脱贫攻坚 产业先行
下一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我市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打造临汾技工品牌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