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3月26日,蒲县“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集中开复工活动现场机械隆隆、掌声阵阵,总投资35.04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当天开工,拉开了该县2019年项目建设的大幕。
今年,蒲县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牵引,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双轮驱动”,聚焦“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改”和“综改”,走上了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资源型县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总投资76.25亿元,涉及脱贫成效巩固、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生态提升、民生改善、改革开放等六个方面的65个重点项目,如繁花朵朵次第绽放在蒲子大地上,使魅力山城更加充满活力。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型的第一抓手
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蒲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硬任务、硬抓手、硬指标,对接全省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牵引性转型项目。
在抓谋划上,该县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入方向,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工作思路,突出全产业链,抓大不放小,借智借脑谋划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国家、省市部门沟通联系,提高争项目、抢资金的预见性和成功率,推动项目纳入国、省投资盘子。瞄准沿海发达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通过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情招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落地率。在抓审批上,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审批事项部门责任制,推行“承诺制+并联审批”模式、“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对纳入年度计划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集中攻关、跟踪服务、限时办结,全面加快立项、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全面强化路、水、电、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确保“地等项目”,为项目快速开工建设提供了保障。在抓落地上,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主要包联领导每周至少进入工地一次,搞协调、解难题、抓进度,切实发挥好领导、组织、协调、督促作用。各责任单位制定项目进度表、任务书,对表推进,对未按计划开工、推进的项目,认真梳理制约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查摆难点、抓住关键,分解责任、推进落实,力争项目建设达到序时进度。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加快转型的第一支撑
蒲县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积极承接我市“一城四区”转移产业,加快传统煤炭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大力提升非煤产业占比,加快构建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
煤炭产业,坚定走“减”“优”“绿”之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加快推进昊兴塬、富家凹煤层配采,华盛、新良友、蛤蟆沟、北峪延伸开采,万家庄、昊锦塬矿井复建项目建设,年内建成现代化矿井一座、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一座,生产原煤1200万吨以上。农业产业,突出“特”字,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小杂粮、中药材、设施蔬菜、食用菌、苹果等多元产业,延伸打造核桃、马铃薯“产加销”,生猪、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构树“林料畜”“种养加”产业链,加快宝迪西坪垣能繁母猪养殖基地二期、晋南牛育种开发项目二期等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远天克城风电、博远风电等项目建设,宏源公司垚鑫生物质发电项目年内投产运营。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山西奥鑫博体育健身器材项目建设,带动赢晟园铸造转型发展,实现外贸创汇新突破。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涉旅文保单位体制机制,主动融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做大做活东岳庙景区,讲好蒲县故事,打造临汾西山休闲避暑度假胜地。商贸物流产业,加快推进中南铁路蒲县专用线项目,建设集煤炭储备、物流配送、加工增值及区域交易中心为一体的肖家沟现代物流园区。民生和城乡建设领域,启动昌平东街保障房建设、新建东关小学、“智慧城乡”工程、农村垃圾治理示范县、“四好农村路”、民政路、府前街扩宽改造、锦绣大桥周边修复、城区公厕建设等新建项目;完成昌平东街棚户区改造、昕水湾棚户区改造三期、雪亮工程、公共实训基地、智慧交警、刁口水库、克城卫生院、固沟保垣等续建项目。
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转型的第一保障
发展经济推动转型,归根到底要靠企业,但企业是候鸟,环境是气候。哪里环境好,企业才会到哪里安家。为了营造“家”的环境,蒲县牢固树立政府与企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是一家人的思想理念,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关心企业家成长。
蒲县一方面狠抓政策兑现。出台《蒲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严格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全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让企业轻装上阵。从企业和项目业主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入手,从对发展环境影响最恶劣的人和事抓起,严厉查处懈怠、推诿、工作不力等行为,切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细落实。为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该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新官理旧账”,全力保障企业项目土地供给,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创新、引进人才,培育“小巨人”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另一方面,狠抓入企服务。落实“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工作要求,健全各级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县四套班子每人包联两个企业,坚持“一企一策”,扶弱济困、扶优扶强,用真心真情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政策支持、发展环境和融资等问题,推动“银政企保”合作,建立以财政出资为主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不少于2000万元的应急还贷资金,帮助困难企业恢复生产,促使有潜力的企业加快成长、做大做强。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扶持企业成长,保护企业家利益,真正让企业家被尊重、做实业受追捧、投资者得实惠、创业者有成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有了正确的发展思路,有了优质的投资环境,有了完善的保障措施,一个快速发展的蒲县正在吕梁山上崛起。(张鹏 关健 郑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