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从“灰头土脸”到“光彩照人”

2018-12-18 09:01: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每天凌晨3点,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环卫工人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今年是市环卫局广宣街环卫清扫组班长陈青莲从事环卫工作的第23个年头,从环卫“保卫战”到夜市大清扫再到如今的垃圾不落地,陈青莲称得上是临汾环卫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很多人都知道环卫工人辛苦,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是真正热爱这个岗位的一群人,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我对这个岗位就有着很深厚的感情。”陈青莲嗓门很大,说起话来带着一股爽朗劲儿。“刚到这个岗位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机械作业的工具,全靠一双手,那个时候都是土路,碰上下雨天,扫地就成了扫泥……”近日,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时的工作环境,陈青莲感慨万千。

  据市环卫局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开放初期,市环卫局仅有10台手扶拖拉机和3台机改车清运垃圾机,以及1辆改装洒水车进行道路洒水降尘,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快车道作业安全无保证。发展到现在,市环卫局已拥有各类道路机械作业车辆40辆,生活垃圾清理运输车辆195辆。同时,市区建成了日压缩转运量30吨的移动式垃圾中转站3座、日压缩转运量800吨的大型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日压缩转运垃圾450吨。这些变迁使今天的临汾城实现了“生活垃圾不落地”全覆盖。

  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好转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然而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最难熬的并不是工作的艰辛,而是他人的不理解。

  “有时候我去劝阻别人不要乱丢垃圾,对方不仅不听劝,还会指责甚至嘲笑我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心里挺委屈的,为什么都是工作,我的工作就这么不被尊重呢?”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陈青莲内心充满了委屈,甚至一度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从199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环卫工人节庆祝大会,对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关注环卫工人的精神健康。每年元旦、春节、中秋节,临汾各界人士都会慰问环卫工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社会各界逐渐形成了关注环卫事业、关心环卫工人的良好风气。“这种温暖让我们坚信自己是使城市更美好的一分子,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正是因为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陈青莲才对这个岗位更加投入,对这座他们为之付出的城市爱得更加真切。

  距离广宣街不远处的平阳广场,有一群正在唱歌的大爷大妈,说起临汾环境卫生几十年间的变化,众人毫无例外都伸出了大拇指。“以前的垃圾堆是怎么形成的?你丢一堆,我丢一堆,就变成了垃圾堆,夏天的时候味道很难闻的。”市民梁建国说,“现在就很少有人会乱丢垃圾了,电动三轮垃圾车天天去小区里收垃圾,大家伙儿也就都自觉了,人家都服务到位了,我们的环卫意识也得跟上不是?”在梁建国看来,一座城市就好比一群人的家,如果这个家干净整洁,那么每一个人都会想要守护她的美好。环卫这件事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是一件事关全民素质的大事。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对全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中午放学时间,市民史聪正在市第一小学门口准备接孩子:“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不能随便乱丢垃圾、要尊重环卫工人,这是我的父辈不太会教给我的,这就是一种进步。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在一点又一点看起来很微小的变化中变得更加美好!”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