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改革开放40周年 衣橱里折射着时代潮流的变迁

2018-12-25 09:06: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接到同学聚会的电话,真是心潮逐浪高,每天掐着指头数日期,妻子提醒:“到时你穿那件衣服呢?”打开衣橱,琳琅满目的一件件,难住了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时代快速发展,人们的着装发生了变化。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经历过“票证时代”,当时物质比较匮乏,为保证人人都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则对紧俏物资采用发票证的办法。买东西时,人民币、票证缺一不可,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自行车、缝纫机等等,都需要凭票购买。人们几乎穿着单一色调的陈旧衣服,而且好多还是补丁上面摞补丁。在我孩提时,穿新衣服大多是过年的时候才行,当时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每每脑海里浮想起那些年有关穿衣的一些事儿,不禁让人心酸、感慨万千。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衣服主要以“灰、黑、蓝”为主,衣着消费观念是耐穿耐脏,面料则主要以“牢、大、粗”为准。那个年代有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布票不够,钱也不宽裕,穿衣必须精打细算,最让人头疼的是纯棉服装容易破,于是,穿打补丁的衣裤、戴袖套,便成了那个年代及普通家庭很长一段时间的特征。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那时进入腊月,为了一家人过年时穿得体面,妈妈整晚整晚的不睡觉,一天劳动收工回家后,急匆匆把我们叫回屋里,脱下穿了一冬的棉袄或棉裤,裹上被子围在炕头,由上到下地拆了,尽管已经是补丁摞补丁了还是把磨烂和撕破的地方一针一针地缝补好,再把已经黏结在一起的所谓棉花(其实早已破碎的没有棉花的形迹了)拿到院子里,用小木棍反复敲打里面窝藏了一冬天的灰尘污垢。待一大家人吃过晚饭后就开始洗了,一盆一盆的黑水倒了,直到水清了才作罢。母亲的手到这时已经是又红又肿了,然后把笼盖扣在灶火上,待笼盖热了,站在灶火前把拆洗好的衣服一点一点、一件一件的烘烙干,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棉衣有表和里,需要一点点地抚摸,稍有一丁点儿干不透,妈妈都会再烘一遍。直到完全干透,才拿去笼盖,坐上铁锅,放上半锅水,一把一把地往灶里添柴,把几天攒下来的清米汤对入锅里,接着把洗净的衣服放进去泡泡,取出来拧拧拉平,再重复前面的烤烘,整个从拆到干的过程没有六七个小时是完成不了的,这时也就多半夜了。这时,母亲才脱鞋上炕,揉开粘在一起变黑破碎的棉花,一点一点摊平,盖上表面,拉着长长的棉线一针针地开始缝了。有时奶奶会起来帮母亲盘疙瘩(也就是现时唐装上的纽扣)。直到缝好,钉上纽扣,上好领子,一件衣服才算完工了,这时多半听到队长出工的喊声了。

  我和弟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穿的都是全家人省出的粮食,由父亲多次背到50里外的河津县南午芹集市上粜了,买了棉花背回来的。经奶奶晚上在煤油灯下纺成线,那成锥形的棉线团小山似堆在笸箩里,再经母亲和奶奶没黑没夜地亲手上机用梭子织成土布,夏天穿的是别家孩子没有的带各色条纹的褂子,惹得好多女生眼红。通过奶奶和母亲尽心的浆、染过的布料,裁剪做成的衣服总比别人好,穿上身整洁庄重,显得富贵体面。尤其浆洗过的衣物,有许多好处,除布料结实耐用板挺外,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冬一春过后再拆洗的时候,很轻松就可以把布面上一些油泥一类的脏物洗干净。现在母亲已经离我们而去,那样的工艺也失传了,她操劳了一生,负重了一生,从没有半句怨言,累了停下手中的活计伸伸腰就算休息了,瞌睡了下炕扫扫地抹抹家具就当睡了,从年头到年尾从不敢误了出工。

  90年代人们做衣服更多是因为市场上服装店比较少,再加上经济有限,大家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做几套新衣服。那时候妻子在河津高中毕业后,和同学一起学习了3个月的裁缝,当我做教师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的岁月里,妻子为了缓解我收入微薄的压力办起了个体裁缝部,从最初的简单样式到后来款式多样,中山装、夹克、西服,单衣、棉衣、嫁妆都做,“嗒嗒”的声音从黎明晨曦响到了夜深人静,由于技术好,活计繁忙,很快带了徒弟,也开办了多期“短平快”裁剪培训班,培养了上百名农家裁缝师。

  进入2000年以后,服装开始趋于个性化、创造性,商场里各式各样的成衣也方便着人们的生活。很多新式的服装和外国接轨的服装都进到国内来了,也走进了我们百姓的生活。布料品种不计其数,各种服装,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人们可以随意挑选。中国的“七匹狼”“红豆”“李宁”等许多服饰品牌也早已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畅销品牌。2003年,“神五”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员杨利伟穿着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上天,更体现了我国纺织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彰显纺织强国的自信与能力。

  当下人们从当年的蓝白黑到如今多变的风格、从布票到网购,购物场所也由供销社变成超市再到购物中心,还有城市综合体、网上购物、无人超市,购物场所的不断变化,让百姓的消费体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购物模式的变迁见证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见证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云想衣裳花想容”。而今,不论是行走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还是闲游于边远的乡村,我们都会看见云霞般的衣服,花儿般的容颜。人们穿戴着时尚的服饰,甜蜜地微笑,享受着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巨大变迁。(韩和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