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陵展出文化大餐

2018-06-12 21:4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6月11日上午,2018首届尧都民间祭拜尧帝大典活动结束之后,全体参拜人员参观了“千古流芳·福泽万世”——尧文化发展成就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尧都平阳”陶寺考古成果展。

    尧文化发展成就展 精品佳作层出不穷

    尧文化发展成就展位于国祖圣殿三层,布展面积约370平方米,展区布置分为《前言》《查阅钩沉集萃史料》《研究探讨评定价值》《传播弘扬展示风韵》《著书立说诠释体貌》《名人题词增添华彩》《神州大地竞放异彩》《结束语》八部分。

    展品涉及尧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各类古籍、图书图册、报纸、杂志刊物、历史照(图)片、论坛会议、影视剧本脚本、影像、文化创意、标志标徽、临汾尧文化研究奠基者和学者代表等方面的实物资料。

    布展以展板和实物为主,并辅之当代先进的智能手法,通过声光电视,再现了讲座、研讨会议的场景。

    30年来,研究宣传尧文化成就斐然,中国摇篮、文明源泉已经深入人心,尧庙、尧陵、姑射山、尧帝古居已成为旅游热点。

    在现场记者看到,不时有各方代表驻足停留拍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惟妙惟肖独具匠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位于国祖圣殿二层,布展面积约690平方米。展区布置结合展区情况和入选非遗项目情况划分为《前言》《尧都剪纸》《麦草画工艺》《泥版壁画》《柳编工艺》《金丝花鼓》《平阳麻笺》《平阳木版年画》《古陶烧制》《太平绣球》10个版块,集观赏、实用、收藏性于一体,且每个系列均展出了不少于10种产品,突出了名、优、特、新的特点,通过实物展示、文字说明、互动演示等多种手法,集中展示了尧都区在发掘、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尧都区文化旅游以及非遗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尧都平阳”陶寺考古成果展 最早中国华夏主脉

    “尧都平阳”陶寺考古成果展位于国祖圣殿四层夹层环廊,布展面积约670平方米。

    此项展览围绕“最早中国·华夏主脉”主题,分为《前言》《古墓葬里的阶层分化》《古城址里的都城形态》《观象台上的科学基因》《出土器物的文明风采》《结束语》六部分。

    不仅有遗址模型、学术成果、考古挖掘图片等方面的资料和实物,还有陶寺遗址发掘出具有代表性的古陶复制品,包括礼器类、祭器类、乐器类、食器类、饮器类、炊器类。采取展板和仿制文物为主的布展手法,辅之先进的智能手法,通过声光电视、展板、图片、杂志,复制现场等方式,展示考古成果。

    陶寺遗址经过中国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40年的连续考古发掘,成就斐然,为实证最早中国、华夏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实证了帝尧为信史,“尧都”为真实存在,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提高尧都、临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临汾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大餐精彩纷呈 厚重尧都魅力无穷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三展”展览时间为6月10日至6月16日,此次展览旨在展示尧文化的魅力和尧文化发展及研究成果,大力弘扬帝尧精神,扩大尧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新时代尧都发展植根文化基因。同时也是通过集中展示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举办陶寺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则是实证尧都文明,为尧都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考古支撑,让更多海内外人士领略尧都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尧文化的魅力。

    记者 赵文家 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