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丁文涛:“跟着他干我们有信心!”

2018-07-13 09:14: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全心全意为丁村的好书记!”“真心为民的好书记,为你点赞!”“支持丁书记!”……近日,“掌上微襄汾”公众号里,一篇以丁村党支部书记丁文涛为主人公的文章评论区赞声连连。6月26日,记者从襄汾县城向南驱车5公里,来到了丁村。

  “走,咱们一起去村口的农家乐看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7月中旬,西安一所高校的30余名师生要来丁村写生,近些天丁文涛一直在忙相关准备工作。

  从丁村村委会出来,沿着干净整洁的村路缓步前行,触目皆是具有浓郁明清风格的民宅,琳琅满目的浮雕、别具一格的斗拱,就连各家各户的门墩儿都被装饰得美观大方。

  路边的狗妮土布店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织布机前忙活着,梭子麻利地在她的双手间穿梭。老人名叫李毛旦,今年已经86岁高龄。“以前全凭织布养家糊口呢,现在每天没事就在这儿织一会儿,手艺还在,这可是我们村的特色!”土布店的旁边,臊子面、饼子铺、八大碗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

  “丁村民居和丁村人遗址是我们珍贵的宝藏,也是我们村发展旅游业的根基。”丁文涛说丁村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受许多因素限制,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柴火、煤球等杂物,村里的许多巷道远远望去都是七扭八歪的。”村民丁天平回忆说,“我家在戏台边上,当时村里说要搞旅游,村干部主动上门帮忙收拾、清理。就算不是为了村里搞旅游,自己家门口收拾干净了,我们心里也舒坦。”

  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丁文涛带着村“两委”干部,清理了各家各户门口摆放的柴堆、煤堆以及建在街面上的厕所。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让丁村彻底改变了模样。“当时有一户村民不愿意拆除门口的厕所,村干部上门做了好几次工作都没成功,后来我才知道这户村民是担心拆了他家的,别人家的不拆,自己吃了亏。我当时就承诺他说‘后边有一家不拆我就帮你把厕所再盖起来’!”丁文涛说,“干部想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村民们也因此看到了丁文涛办事的决心和魄力,纷纷主动配合。

  “丁书记来啦,我们刚把窗帘装上,你给看看效果咋样?”路边的丁村合和农家乐店主孟丽喊住丁文涛,招呼一行人进入一间正在装修的房间。6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卫生间、客厅、卧室一应俱全,墙面、水路、电路都已经完工,就剩下铺木地板了。孟丽是丁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的一员,她把自己家建成了集吃饭、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小院。在今年6月19日的合作社扩股大会上,孟丽又追加了9股。

  据丁文涛介绍,于去年4月成立的丁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目前有晋南特色小吃摊点20个、农家乐4户、土布作坊2户、刺绣公司一家。此外,还组织了百货经营户15户、农副产品销售户20户,去年5月1日全部投入试运营。

  “试运营期间反响非常好,游客天天爆满,日均收入都上千了。以前我跟丈夫总去北京打工赚钱,想家想孩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现在在家门口赚钱,自己当老板,干劲儿更足了。”孟丽边说边看了眼不远处的丁文涛,捂着嘴在记者耳边说:“当面夸人不好意思,多亏了丁书记,跟着他干我们有信心!”

  “守着资源就要精吃这碗‘资源饭’,既能更好地开发资源,又能带领全村致富,两全其美。”丁文涛说即将到来的学生写生团队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尝试,“我们计划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剪纸、土布、书法等特色项目,用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游客,为丁村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汾西:“屋顶小银行”富了瓦窑圪塔村人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