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市新闻系统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新春走基层”活动,对深入了解市情民情、助力脱贫攻坚和全省旅发大会在临召开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走基层”是一项深入、细致、持久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新春之际,而应从日常抓起,让其长久有效地“走”下去。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使稿件富有生活气息,扎根基层才能让记者产生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感到广大人民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因此,下基层听到的是农民的心声、干部的希望,看到的是拼搏的身影、实干的力量,除了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从而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还可以和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培养坚强意志和良好品质。
有同事说,过去对走基层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回家看看,随便写写的层面上;今年再次参加走基层活动,无论是感受还是工作态度都与去年有所不同。基层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记者,对记者有种天然的戒备心,想做好采访就必须深入百姓生活中,多跟他们聊天,了解其真实的想法,通过多听多想多看真正地走下去。如果自己“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点到为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层情况。
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跑遍城乡报道家乡的新变化、新风气,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次“新春走基层”,使我们从报道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情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让我们全方位与基层干部职工、农村群众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切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在田间地头、在厂矿车间、在军营车站,我们看到了干部出谋划策、奔走忙碌的状态,体会到了群众增收、老乡脱贫的喜悦。
融入,新闻才有生命;深入基层,我们不应停歇。走基层不仅要继续“走起”,而且要带着去学习的态度,通过深入一线、驻村入户“零距离”接触城乡发展的人和事,将生动鲜活的新闻事件展示出来,反映出当代群众的所感所想所作所为,切实在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搭建起沟通了解的“连心桥”。(锡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