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好“模”好“羊”好日子

2018-01-11 10:04: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穷娃才养羊,傻儿去放羊。’小时候常听大人们念叨这句话,养羊能不能挣钱?能不能帮助村里的老百姓致富?我想试一试……”2017年12月27日,乡宁县金源生态农场宽敞的羊舍里,总经理靳金奎对记者谈起自己成立农场时的初衷。

  在生态农场A区羊舍,一群“漂洋过海”的种羊让人眼前一亮,有别于平时看到的绵羊、山羊,这群“海外来客”在皮毛、颜色、体格上都显现出独有的特征。“这边体形大、毛长的是荷兰的特克赛尔羊,那边黑头、肥硕的是南非的杜泊羊……”饲养员柴建民边拿着扫帚清理羊舍边对记者介绍说。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金源生态农场目前的喜人局面,从“穷娃才养羊”到“养羊能致富”,高品质羊和“金源模式”是金源生态农场的“独门诀窍”。

  “羊浑身是宝。农场以优种羊的繁育推广和高端肉羊的配套合成生产为主,运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养羊管理上采取‘一羊一标一管控’。”靳金奎对记者介绍着他摸索出来的致富“金源模式”,“我们还采取‘一对一’服务,把优质种羊托管给附近村子的贫困户,找专业技术人员为贫困户上门培训,不仅能扩大农场的养殖规模,还能带动附近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能带领乡亲们共同走向富裕我也很有成就感。”

  “以前家里也养了几只羊,对放羊、喂羊有点经验,可就那几只羊哪能挣下钱。”今年62岁的柴建民是邻村曲子村的贫困户,2017年4月来到金源生态农场作饲养员,负责A区羊舍800余只羊的‘日常起居’,“现在可美了,每个月管吃管住还能挣2400元工资,我这也算靠本事吃饭了……”

  “柴叔可是我的师傅,在这儿的半年里,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师啸天2017年6月来到金源生态农场实习。“我学的就是畜牧兽医专业,来农场实习收获很大,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如果不与实践结合并用来指导实践,学到的就只是死知识。在农场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把心思扎在这里,因为农场的发展前景很好,我在这里工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师啸天的家乡位于大同市,谈及毕业后的打算,他坦言“毕业后还要回来干!”

  时值中午,暖洋洋的阳光洒在农场里。“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方水土滋养更多的人,帮乡亲们把日子过得‘羊羊’得意!”靳金奎对记者说。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