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8年永和县如何谱写全面发展新篇章?年初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坚定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继续实施林果富民、生态立县;转型发展、工业强县;文化引领、旅游兴县;以德为先、依法治县“四大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优势农业、能源开发、特色旅游、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安全稳定“八项重点”,坚决打好“三场攻坚战”,重点实施“两大工程”,努力建设美丽永和、富裕永和、人文永和、平安永和,凝心聚力谱写新时代永和县发展新篇章。
聚力“三大攻坚”,决战全面小康。一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永和县在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及政府融资引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必须未雨绸缪,坚决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财政资金运行风险、金融风险,强化政府对债务的统一管控,将举债规模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审批、拨付全过程监管、检查,不允许超越权限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和超预算拨款;对重点企业资金链风险开展金融风险排查,特别要严厉打击民间非法集资、信贷、投资等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县金融安全稳定。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永和县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民生第一硬仗。今年,将着力实施“十大脱贫工程”,确保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永和县将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统一、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作相统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在产业扶贫上,巩固提升“一村一品一主体”,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合作社,加快推进“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使三者结成经济命运共同体,促进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易地搬迁采取就近安置和集中安置的方式,建设32个集中安置点,搬迁贫困人口2465人,同步搬迁1383人。光伏扶贫将建设61个200千瓦、16个1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实现78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一座3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带动12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引入“公司+农户+扶贫”运作模式,在沿黄民俗旅游村建设“千孔农家乐”;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完善乾坤湾片区7个村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重点打造东征、石家湾等省级重点旅游扶贫村,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化服务水平,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永和没有工业污染,蓝天碧水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永和人民前行的不竭动力。2018年,将构建更加坚实的绿色屏障,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省级通道荒山绿化工程、旅游路通道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3.77万亩,让绿色成为美丽永和的“底色”。继续开展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渣土运输、垃圾焚烧等空气污染专项整治。实施供水、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及城镇污水管网增建等工程,全面消灭沿河直排口,确保全县水质达到V类标准。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延伸集中供热管网,新增供热面积3万平方米,增加“煤改气”用户1000户、“煤改电”用户500户,确保城区清洁供热率达到90%以上。
突出“两大工程”,推动城乡共建。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四化同步”的战略举措。结合永和深度贫困实际,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不断调整优化种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针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群众增收迫切愿望,实施中药材种植加工、肥水一体化蔬菜大棚、标准化养殖场等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完成机修梯田7354万亩,田间路改造10公里,除险加固淤地坝10座,灌溉农田1.5万亩,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提升“一村一品一主体”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二是全力推动县城创卫工程。今年是创卫决胜年,实现创卫目标,基础设施是关键,项目建设是支撑。重点实施新建坡城中村改造、城西路改造、创卫基础设施改造、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抓好外立面美化、文化景观建设。加大管控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市容环境、违章违规、乱停乱放等行为,确保市容整洁、管理有序。加大不文明行为曝光和市民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共同维护良好城市形象,逐步呈现一个山清水秀、错落有致,功能完备、温馨宜居的特色山城。(张步军 高海林)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