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兴产业 优环境 惠民生

2018-03-14 08:47: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随着吉县经济工作会议、脱贫攻坚誓师大会的召开,该县脱贫攻坚鏖战犹酣、苹果产业风生水起、易地搬迁扎实推进……

  苹果产业是吉县精准扶贫中叩开贫困户精准脱贫的致富路径。依靠苹果产业,全县贫困人口已有效降至126户290人,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32%,在全市率先顺利通过“市考”“省考”,正全力迎“国考”。

  以苹果产业为支撑,加大苹果产业提质升级力度。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该县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高标准、高规格精心打造“1个样板园”,引领“10个精品园”,带动“100个示范园”,引导果农走适度规模经营道路,提高全县苹果园区化发展水平。凭诚信美信誉,以诚信赢天下,支持苹果深加工企业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旅游+”等新理念,打造苹果采摘体验、现代物流、网上销售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苹果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力促苹果产业提质升级。

  围绕乡村振兴,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该县按照乡村有特色,生态有底色,处处都是乡村振兴的“休闲公园”、城里人的“美丽家园”、旅居者的“世外桃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壶口瀑布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建设新的游客服务中心、打造黄河风情一条街、扩建停车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等,全面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功能。从交通入手,解决克难坡目前比较冷清的状况,进一步挖掘统战文化、窑洞文化。在人祖山,依托其茂密的原始森林、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含量的负氧离子区,建设集休闲、观光、探秘、养生为一体的康养基地,到年底成功创建4A级景区。借临汾市承办山西旅发大会举办“春华秋实”黄河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太度、社堤、西岭等村的“苹果采摘园”成为新的乡村旅游热点。

  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高规格在城建夯实基础上实现新突破。该县按照东扩新城、西改老城、串点成线、扩线成面,辐射带动东西两川,扎实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全力推进旅游县城建设,着力构建吉县城乡建设“四梁八柱”,着力打造“旅游观光城、休闲度假城、山水园林城、最佳宜居城”,在新城区和老城区新建5座公厕,县城区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厕所全部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实施居民旱厕改造工程,改造9000座农村无害化厕所,切实改善群众卫生环境;新建3个4G网络信号基站、15个行政村通宽带,实现全县网络通讯全覆盖;实施“智慧吉县”三网融合二期工程,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政务、商务等信息服务。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工业快速崛起上实现新突破。吉县拥有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煤层气等,风力发电,今年实现远景集团50MW并网发电,150MW立项开工;光伏发电,已建成30MW、10MW两个大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和79个100KW村级光伏电站,今年再争取建设一个“多村联建”9MW光伏电站;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石油和中石化已钻探排采井近千口,今年支持中石油、中石化钻探新井,进一步提高煤层气的产量;积极推进煤层气发电项目,深度开发利用煤层气;抓好盛平和华晋明珠两个煤矿的运行监管,积极推进桑峨500万吨煤电材一体化建设项目,争取省市早日批复相关手续,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在民生持续改善上实现新突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该县下大气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000亩、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10000亩;进一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设施,保障群众生活饮水安全;继续实施农村道路提质升级工程,改造中市至留村、五龙宫至口子公路,全面改善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城镇居民,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医保目录内个人单次自付费用1000元封顶;继续完善落实残疾人的两项补贴制度,继续为具有吉县户籍的城乡居民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继续为在吉县居住的公民购买公众责任保险,继续实行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化、科技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鼓励拍摄体现群众良好风貌、反映吉县发展变化的微电影、微视频,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争取建设两个乡村文化记忆展馆,教育引导群众记住乡愁、传承良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郑晓锋 闫海斌)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