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薛玉平:用实干绘就山村新画卷

2018-04-23 08:50: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薛书记,我的低保办了没有?”“薛书记,我家的炕不热乎,你给看看。”……古县北平镇圪台村“第一书记”薛玉平经常会接到贫困户各式各样的求助电话,他常说:“要用实干捂热老百姓的心。”群众从不信任到把他当做亲人,薛玉平用踏实的工作、真挚的感情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2015年8月,薛玉平被选派到圪台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他把自己当成圪台村的一分子,村民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刚一上任,薛玉平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调查圪台村的贫困状况及原因。该村经济上以种植玉米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工业企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201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549人。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留守在村的几乎全部是55岁以上老人。

  面对困难,薛玉平没有退却,而是抱着啃下最硬的骨头、输血造血齐发力、搬走脱贫绊脚石的雄心壮志,开始了脱贫攻坚的艰难旅程。

  圪台村要想发展,老百姓要想脱贫,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才能持续稳定脱贫致富增加收入。薛玉平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到蒲县和沁源考察学习土豆种植,到万荣、闻喜考察学习柴胡和丹参等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回来后,流转土地400亩,采取“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农业种植试验田。2016年试种了200亩药材和100亩露地蔬菜;2017年推广种植600亩黄芩、栝楼等中药材,种植300亩油用牡丹,全村60%以上的耕地种上了中药材,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村”。

  他把尚有劳动能力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服务社,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解决了农忙时无人可用的难题。

  他千方百计引进山西佳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占地1000亩、装机容量为9兆瓦的光伏发电工程,使村民和集体经济年增收100万元,一部分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愿望。60户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户均年增收3000元。

  薛玉平东奔西走,筹集37万元,修建一座占地7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配套设施有篮球场、小型舞台,安装体育健身器材;筹集80万元升级改造农用低压电网;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在4个自然村建立8个垃圾池,配备保洁人员,清理村庄道路两旁的垃圾、填埋废弃沟壑、栽植树木花草,“绿化、亮化、净化”道路。

  同时,他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给村里残疾人、五保户、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捐助200余件衣物,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春节等传统节日会同爱心志愿者到贫困户家庭慰问180余人次。2017年,帮助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子女申请救助款1.5万元、助学贷款2万余元。2017年,帮助贫困户柴国伟、残疾人房耐才销售土豆7500公斤。

  随着北平至交里旅游公路的修建,薛玉平敏锐地察觉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巨大市场,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规划,发展高效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打好乡村旅游牌,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务农之外增加了一份收入,实现了“离土不离乡”。

  薛玉平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文章,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发展中药材、露地蔬菜、养殖、旅游产业,对再就业的劳动力进行培训,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受到了群众的赞誉。他决心让圪台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让村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李永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