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丁丽敏:刀木交响 延续版画艺术

2018-05-23 09:02: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几个书生在纳凉,一旁的侍从正准备端起茶壶为书生们倒茶……”这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丁家版画”传承人丁丽敏最新创作的作品《太平春市图卷》的一幕场景。

  “这幅作品展现了古代市井的热闹、繁荣景象,也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记者走进襄汾县丁村太平丁家版画工作室,丁丽敏指着墙壁上悬挂的众多作品对记者介绍:“这里的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山水花鸟、传统戏曲、古代人物等等。我想要刻画有‘内涵’的作品,表现出我们丁村的民俗文化。”

  说起丁丽敏与版画的不解之缘,不得不提到她的另外一个身份——丁村民俗博物馆导游员。

  1985年,18岁的丁丽敏成为丁村民俗博物馆的一名导游员,多年的讲解工作,让她深入了解了丁村民居、丁村遗址、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历史。正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她逐渐对版画产生了兴趣,开始深入挖掘、整理、学习相关的配套知识。

  多年的导游生涯中,丁丽敏记忆最深的是与一位来自日本游客的对话。那天,她正给游客介绍着馆内摆放的《四美图》:它是中国现存木版年画的精品,也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木版年画,这幅作品源于平阳……

  “这么珍贵的版画,当地还有人在雕刻吗?”当那名日本游客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丁丽敏稍一愣神,遗憾地回答说:“没有。”

  经过这件事后,丁丽敏下定决心要学习版画,“这样我在给游客讲解的过程中就更有说服力了,也能把丁村的历史理解透、讲透。”于是,利用工作之余,丁丽敏多次前往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找雕刻版画工艺的民间艺人,向他们学习版画的制作流程。

  谈起版画的创作,丁丽敏来了兴致:“版画的创作是纯手工活儿,一幅完整的版画制作要经过起稿、刻板、印刷、配色、色版套色印刷、开脸6个步骤,完成一幅作品大概需要5个多月的时间。其中,难度最大的在于刻制模板,每一处细节都要反复刻画,才能让线条流畅。根据木材材质,版画刻板使用的次数也有限定,这也正是版画的价值所在。”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版画,丁丽敏不仅在平常的讲解过程中向游客们介绍与版画有关的小故事,还经常参加全国导游大赛,将版画带到了更大的舞台。1997年,丁丽敏在全市文博讲解大赛中获二等奖,同年,在首届全省文博讲解大赛中获优秀奖……

  2003年,丁丽敏成立了太平丁家版画工作室,不仅通过现场制作版画吸引了游客的眼球,还吸引了很多人向她学习版画的印刷、雕刻。

  多年潜心学习雕刻版画工艺,让丁丽敏的技术不断提高,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作品《丁村百出戏曲剪纸》被山西省工艺美术馆馆藏,201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会;丁丽敏还参加了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中国视记》宣传周,《三侠五义》《蝴蝶杯》《三羊开泰》《猫蝶之趣》等作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谈及今后的打算,丁丽敏说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要把老祖宗留下的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学会制作工艺。下一步,我还想通过‘研学游’的模式,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集体旅行的过程中,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使丁村的历史和版画技艺得以铭记、传承。”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