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1月26日,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山坳里万物静寂。走进这个山坳深处的翼城公路管理段西坞岭道班,记者发现,寒风刺骨并非是这里的唯一印记。
“老梁,快出来,来人啦……”刚到道班后院,记者便被一声热情的喊声吸引了目光。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一名身穿黑色羽绒外套的中年妇女,一边推开锅炉房的大门吆喝,一边回头对记者一行微笑。
话音未落,从她身后闪出一个身穿橘色、黑色相间棉衣的中年男子,手上沾着灰,下意识地在身上抹了几下,才与记者握手,“欢迎、欢迎,快,进屋里坐。”
“他”是西坞岭道班班长梁荣,“她”是梁荣的妻子、西坞岭道班炊事员张梅,他们在这里已经坚守了20多年了。
西坞岭是我市翼城县和晋城市沁水县的分界岭,西坞岭道班负责S331省道K186+121米—K197+800米路段,全程11.76公里。“从1997年开始,这十几公里的路,就成了他心里的牵挂。”说话间,张梅转头看了梁荣一眼,回头笑呵呵地说,“周末我在县城帮女儿照看孩子,他有时候也跟着下来。女儿很长时间不见他一次,就开玩笑说,‘妈,你迟点做晚饭,做得早了我爸吃了就回家了!’”
梁荣说,自己确实很挂念西坞岭道班这个“家”,甚至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回家”的日期:1997年3月24日。“那天天气不错,一进院就看见一排平房,屋檐上立着几个大字:真抓实干、奋力拼搏。”
西坞岭道班地处荒凉偏僻,气候也多变。夏季山洪暴发频繁,时常造成塌方,冲坏路基;冬季寒风肆虐,积雪盈尺,坡陡路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梁荣二十多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雷打不动地坚持每日“两巡路、一汇报”。
梁荣常常开着三轮车巡路,哪儿有落石散落在路面上,就拿起铁锨抄到三轮车里;哪儿的路面上有了坑槽,就搬出工具开始“补路”;遇到雪天,道班人员则全体出动,撒融雪剂、铲雪、扫雪、指挥交通……
西坞岭道班餐厅的架子上放着一张“名片”,正面印有“省级青年文明号”服务承诺卡字样和梁荣的联系方式,背面写着“有困难找道班”和“为民解忧、为车解困,排险清障、为民服务”,这是道班志愿者服务队的名片。几十年间,梁荣带着服务队的志愿者为生病的司机请大夫诊治;为司机免费加水、看车、买油……现在,许多经常过路的司机都存着梁荣的电话。
“出门在外,最怕车出了状况连人带车被搁在路上。这时候要是能有个人搭把手、帮个忙,司机心里肯定暖和。”说起志愿服务的初衷,梁荣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多为他人着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们党员要守初心、担使命,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保障道路畅通、服务过路车辆。”
“标兵班组”“文明和谐示范窗口”“模范职工小家”“全国文明道班”……近年来,西坞岭道班获得的荣誉挂满了办公室的墙面。
临别时,梁荣站在道班门口,看着记者的车辆慢慢挥手道别。从后视镜望去,他身后的一面大牌子上,“有困难找道班”的字样醒目而闪亮。
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