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庞永星:用点滴书写为民情怀

2019-09-18 10:19: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17年6月,正值浮山县“第一书记”轮换期间,经多方考虑,浮山县农行选派庞永星到天坛镇后交村担任“第一书记”。

  “我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组织能够给我机会,让我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有所作为,我也必将全力以赴;忧的是,对于没有基层经历的我来说,能否承担起这场需要绣花功夫才能做好的工作?”接到任务后的庞永星心有顾虑。上任的第一天,他便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要圆满完成后交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坚决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刚到村里报到,庞永星了解到后交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党员群众凝聚力不强、贫困户满意度不高。他决定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强党组织,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后盾作用,争取资金,对后交村党群活动中心进行了修建,完善了支部各项运行制度,并协助村“两委”进一步细化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村内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同时,在村委会义务建立了“爱心超市”,为村民免费提供书籍以及衣服等,进一步提升了后交村党组织的服务力。

  “以前,老百姓不经常来村委会,自从庞书记和工作队来了以后,村委会的面貌大变样,全村党员群众经常自发来村委会参加活动。”后交村村民段延平对庞永星大加赞扬。

  “既然选择了后交,我就是后交人。”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貌,庞永星用了3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后交村186户人家。详细了解了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生活困难。他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宣传政策,并及时帮助百姓解决问题,短短3个月时间,就完全融入了后交村,成了村民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后交人”。

  庞永星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帮助后交村脱贫致富。针对后交村耕地贫瘠、村民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庞永星积极为村民谋产业、找路子,先后帮助40人外出务工,为23户贫困户融资120万元,购置农机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庞书记去年年初的时候,为我家买了两头小猪仔和10只鸡仔,让我坐在家里能够增加一些收入。”“面对老百姓的需求,他总是有求必应。”贫困户张永顺这样说道。针对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庞永星经常自掏腰包,出钱出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周围好几家邻居都问他,“我家想养鸡,庞书记给买吗?”庞书记乐呵呵地说,“买!只要你们养。”

  在村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能做到随叫随到。“去年我心脏病突发,是庞书记第一时间开车带我去医院做了手术,他懂政策,一台手术我支了4个支架,只花了3000元,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没有庞书记的关爱,我这条命就没了。”村民张福兴感叹道。

  从帮助孤寡老人修剪指甲到带领村民整治乡村卫生,从倾听老百姓的烦心事到帮助贫困户孩子上学,从为百姓排忧解难到逐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他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身体力行地坚守着“第一书记”的职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庞永星担任“第一书记”的任期已满,老百姓纷纷表示:“庞书记,临走之前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要送你一程。”村民们还为庞永星准备了锦旗,并纷纷夸道:“他是党的好干部,是后交村的好书记!”

  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是每一名驻村干部最大的欣慰。庞永星表示:“虽然我不在后交村任职了,但只要后交需要我,我随叫随到!”(石菲菲 卫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