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洪昌公司带动2700贫困户脱贫摘帽纪实

2019-05-13 09:31: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场雪灾压塌了鸡舍,压塌了李根旺头上的那片天。自此,贫困户的帽子扣在他家头上。

  一个女人靠1200元代教费养活全家6口人,丈夫卧病13年、公婆年迈、两个儿子念高中……贫困户的帽子压得魏海燕喘不过气来。

  直到有一天,他们走进了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洪昌公司),上班挣钱了,日子有了奔头,生活持续向好。

  李根旺的新活法

  眼下,在洪昌公司上班的李根旺用亲身经历,印证着贫困户自强不息的新活法。

洪昌公司40MW光伏发电项目一隅

  家住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的李根旺,今年41岁,在村东头的斜坡上有5间平房,其中3间是2016年新盖的,虽说房子简陋,可屋里的家电还算齐备,院里的花草更是绿意葱茏。瞧着院子里散养的鸡、鸭、鹅、牛尽享阳光的暖意,悠闲地溜达着,动与静的关连形成一团祥和之气凝聚在农家小院里。

  十年前,这座院子里的鸡舍曾经历过 “灭顶之灾”。那时候,李根旺借遍了身边所有的亲戚才凑来10多万,建起肉鸡棚,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吃苦劲,能换来妻儿的好生活。谁承想2009年的那一场大雪,如当头一棒把李根旺全家的生活还原到“解放前”,雪停了,棚塌了,鸡没了,日子也毁了。李根旺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本钱,全家人靠邻居接济萝卜、土豆勉强生活。那年的年三十西北风呼啸着,院子更是被团团积雪围着,他们一家四口人只能裹着被子围着炭火取暖,桌上的年夜饭只有一道“炒鸡蛋”,7岁的大儿子跟刚满两周的弟弟吞咽着口水,一口气把盘里的鸡蛋吃个精光。夫妻俩四目相视除了心酸更多的是绝望。

  立春了,李根旺一门心思地进城打工,要还债、养家。可没有一技之长傍身的他,在城里连小工的活计都不好找。平日里,运气好时每月还能挣上千八百块,时而天天“推光头”。每年挣的钱仅够维持温饱,这样的打工生活一直持续到2016年春天。

  2016年,在驻村工作队与洪昌公司的扶持下,李根旺经过一个多月的生产安全培训成功进入洪昌公司饲料厂上班,他从事搬运工作,计件计酬,多劳多得,他不仅能吃苦还勤学上进,是小组里技术骨干,去年还学会了驾驶叉车。

  不仅如此,在“千企帮千村”行动中,在扶贫队与洪昌公司紧密支持下,李根旺“养殖梦”旧梦重圆,李根旺夫妻俩搞起了以销售土鸡蛋为经营重点的小规模土鸡散养,同时屋顶装上了光伏,每年收益有7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每年有1000多元收益,相较之前,他的收入翻了几倍。现如今,李根旺有了技术、有了活干、有了钱赚,大儿子还考入全市的重点中学,日子越过越有心劲儿。

  洪昌是魏海燕家最大的依靠

  “今日支出:咸盐2元,白菜1.5元,洗衣粉3元……”一本已经泛黄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魏海燕整年的生活开销,大到百元支出,小到一毛钱花费,她都逐一记着。现在每月2500元左右的收入,要养活生病卧床的丈夫,两个就读高中的儿子和年过七旬的公婆,这些详实的记录关乎到一家6口人整月的活计,若计划不周,全家都要面临“弹尽粮绝”的窘境。

工人正在肉鸡加工流水线上作业

45岁的魏海燕是汾西县勍香镇山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她的两个儿子即将升入高中、丈夫的身体又每况愈下,她曾当代教老师每月挣的一千多元早已不够家中的开支。听村里人说,洪昌公司福利待遇特别好,她满心期待来到洪昌公司。经过培训,同年9月1日,她成为洪昌公司旗下屠宰厂一名职工。虽然她身高不足一米六,可干活时的麻利劲儿一点不比男人差。站在流水线末端,在装车的男人们中间她显得特别显眼。在工友们眼里,她认真敬业还勤快,一人挣钱养全家,乐观向上不怕苦累。

  今年4月初,魏海燕丈夫因脑梗并发症再次入院,她请假照顾。再回归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她又主动申请前往出力多的运输组工作,“装车挣得多,我得把伺候丈夫耽误的工补上。”魏海燕告诉记者,“多亏了洪昌,我才有了稳定的收入。洪昌是我全家最大的依靠。”说着她的声音哽咽起来。

  站在魏海燕一旁的郭向东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2019年春节前,我和同事代表公司慰问贫困户,来到魏海燕家时正值中午,一进她家门,我们都震惊了,一家人住在三孔土窑里,家里除了电灯照明再无一件家用电器,丈夫一脸病态坐在炕上靠着墙,她家二小子坐在凳上手里端着一盆馒头就着咸菜吃,转眼间的工夫,碗里的8个馒头吃完了。后来才知道,魏海燕为了节省生活用度,家中时常是不炒菜的,经常是自家田里打的玉米面窝头填饱肚子。

  从那天起,郭向东自掏腰包每月给魏海燕两百元钱用于改善家中的饮食。洪昌公司在得知魏海燕丈夫住院治疗的情况后,主动帮助她申请了公司专属设立的“阳光爱心基金”,这样一来能有效帮助她缓解生活上的压力。郭向东说,魏海燕虽说是贫困户,但是从来没有向厂里提出过“特殊待遇”,更多的是坚守岗位,埋头巧干,通过双手改善贫困生活。

  “厂里的贫困户特别多,是厂子养活了大家,是厂子给了我们对新生活的盼头。”魏海燕对记者说:她不怕苦更不怕困难,她要努力工作,对得起厂子,对得起全家。

  汇聚起千万贫困家庭的期盼

  无论是养殖区还是饲料厂、屠宰车间……公司所到之处,员工们的热情劲儿十足,他们早与公司融为一体,公司也成为他们共同的家。

  回看,贫困户上班了,生活持续向好。在过去的时间里,洪昌公司养殖板块、公司旗下的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项目,累计安置汾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700余人。公司每年还从发电收益中提取400万元用于扶持汾西籍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400余户。

李根旺正在监测棚内通风情况

  再看,企业“大动作”覆盖式发展百姓收益良多。据悉,该公司正在汾西县9个乡镇筹建90个每批出栏3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大棚和年屠宰2000万只的肉鸡屠宰加工厂,将带动2700户汾西籍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肉鸡养殖,直接安置汾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300余人。洪昌公司的产业打造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产业强有力支撑。

  细看,帮扶行动真抓实干收效显著。在“千企帮千村”行动中,该公司对太阳山村委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调查摸底,按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因学等致贫原因详细区分,结合公司与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户实施培训就业扶贫;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实施教育扶贫;对缺资金的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公司担保在汾西县亿通村镇银行贷款88.9万元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现在的太阳山村幸福指数节节高,企业助力脱贫掷地有声。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农村标准化学校已投入使用,村里还有水电费用专门补贴。

  洪昌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国”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洪昌公司不仅在汾西县脱贫攻坚当中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带动了霍州、洪洞、蒲县、灵石等周边10个县(市)10000多农户从事玉米种植、肉鸡养殖、饲料、熟食加工、疫病防控、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用“造血式”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通过带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项目,带活一片市场,带建一批基础设施,增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贫困户在实现流转土地、自身劳动力等方式投身企业,把贫困户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绩效高度关联,他们的“肉鸡、光伏、核桃”三大产业带动全县2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记者  祁欣\文  郝海军\图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