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张张红纸变成栩栩如生的花、字、鸟、兽等图案,一幅幅剪纸作品逐渐在手中成型……5月16日,一堂饶有趣味的剪纸课在霍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永泉社区会议室开讲。
原来,这是该市妇联举办为期6天的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来自该市各乡镇、街道办43名贫困妇女与民间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旨在提升贫困妇女自主创业能力,拓宽贫困妇女就业创业渠道,实现贫困妇女居家增收的技能,引领贫困妇女走文化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为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培训班专程邀请了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山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霍州市剪纸协会会长陈玉萍对学员进行剪纸技能培训。
陈玉萍创作的剪纸作品内容涉及民俗、名人肖像、仕女人物、婚庆、花草动物等题材,作品类型多样、各成系列,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赛作品奖,深受剪纸爱好者和群众的喜爱。
“剪纸是镂空的艺术,在一翻一转、一剪一划之间。你在生活中感悟有多少,作品就能表达多少,一点都不能含糊……”台上“老师”讲得细致耐心 ,台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每个人都认真做着笔记,一问一答式的讲解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在陈玉萍的手中变化成各种形状,“狮子滚绣球”“鱼戏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二龙戏珠”……看到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作品后,现场学员们一阵阵赞叹。
剪纸的由来、剪纸的初级剪法、图案寓意、剪图构思……剪纸培训中,陈玉萍理论结合实际,手把手地指导,边讲解边示范,学员们不仅听得起劲,学起来也像模像样。
王桂芳今年46岁,是该市北环办三合村人,她家里有3口人,以打零工为生,孩子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得知该市妇联举办培训班,她第一个报名参加。王桂芳说:“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对剪纸有了很大的了解,在剪纸过程中,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刺绣是霍州市传统的民间工艺,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的刺绣文化,2018年,该市组建刺绣协会,组织妇女们外出学习,开阔视野,进行绣品展示和交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的创业热情,拓展刺绣产品销路,带动贫困妇女大力开发新颖、别致、富有地方特色的刺绣手工艺品,使手工刺绣成为一项“文化产业”,打造本地特色旅游产品,拓展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渠道,帮助更多人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培训中,霍州市刺绣协会会长陈凤娥以实用技术为主题,对学员们进行刺绣工艺及技能操作、刺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艺术审美等方面给大家作了详细讲解并现场示范。学员们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大家认真听、认真学,不懂就问,互帮互学,交流切磋。
“在全市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之际,我们深入调研、结合实际举办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从课程安排、师资配备以及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研究,这是全力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帮助广大贫困妇女提高创业就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具体实践。”霍州市妇联主席赵利娟说,近年来,霍州市妇联一直将带动妇女创业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真扶贫、促就业的目的,搞好服务,引导帮助贫困妇女将民间艺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传承弘扬传统艺术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实现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推动手工艺产品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将小手艺做成大产业,带动更多妇女脱贫增收、创业致富,让传统手工艺“活”下来、“火”起来。记者 范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