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太原科技大学驻汾西县师家沟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新明

2019-12-04 08:46: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13年3月,太原科技大学李新明接到通知:赴汾西县扶贫,任职队长,时间一年。不曾想,他从车水马龙的城市进入大山深处的穷山沟后,一待就是近7年。他把一腔热血洒向了这个知名度很高的村庄,为当地群众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也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13年,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太原科技大学决定选派精锐力量赴汾西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为了切实做好该项工作,太原科技大学派出了机关党委书记李新明为队长的扶贫帮扶工作队。

  从大都市到穷山沟,从大学堂到贫困村,这给从事多年大学领导岗位工作的李新明出了个新难题。不仅有工作地点变化、岗位调整、角色转换,还面临着工作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等。面对许多未知的困难,李新明带着学校领导的重托与几名工作队员来到了吕梁山里的师家沟村。

  师家沟行政村有四个自然村,471户,1380口人,耕地面积433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506人。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劳动力是这里致贫的主要原因。

  “把贫困村当作新课堂,把脱贫工作当作新课题,把贫困村群众当新朋友。”成为帮扶工作队长后,李新明树立了五个“工作理念”:“扶贫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心系群众的责任意识”“科学民主意识”“清廉执政意识”。

  从省城的大学到山区的贫困村,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任务如何艰巨,他选择了“既来之,则安之”。在师家沟这个贫困村里,他把肩上的责任与群众的期盼系在一起,一心一意谋出路,千方百计想办法,誓让古老的师家沟焕发新生机。

  基层工作很苦,也很累,但他没有怨言,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长坚持”。但是,农村有多苦,李新明身边的许多亲戚和朋友并不了解:第一次在食堂吃饭,许多苍蝇在身边飞;“百日大会战”时,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一年三季,上厕所要用手驱赶苍蝇;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通宵达旦时常有;各类印证资料每年需要不断完善……

  近7年来,李新明以“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吃苦精神扎根师家沟村,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

  提到师家沟,许多人都会想到这里的古建筑群——清代民居。这座闻名三晋的清代民居,又称师家大院。李新明所驻的师家沟村及其民居,拥有三个国字号头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

  如何发展当地经济,李新明结合当地资源实际,盯上了文化和旅游经济。通过科学决策,明确了带动师家沟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

  “结合师家沟文化旅游资源实际,我们深入调研,实地考察,并邀请文物、旅游等方面专家,把脉诊断,确立了师家沟村‘发展与帮扶’思路。”李新明介绍,“这个思路就是:‘一个主线’‘两个结合’‘六大行动’‘七项举措’‘八个一批’‘分两步走’。”一个主线:即围绕师家大院的开发与孵化主线,以古建文化为依托,在古建周边开发高端生态休闲娱乐,发展第三产业。两个结合:一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二是扶贫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

  为确保师家沟村脱贫攻坚实效,李新明积极团结村“两委”干部,扎实开展以“广泛深入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基础工作巩固、政策举措落实、资金项目盘点、内生动力提升、作风问题整治”为主的“六大行动”。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采取“政策宣传,思想引领;技能培训,扶志扶智;开发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发展产业,多渠道增收;弘扬孝善文化,引领子女养老;培树典型,先进带领;文化下乡,凝聚合力”七项措施,扎实开展各类活动。最终,通过“八个一批”,使师家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提升内生动力,自我发展四批:外出务工一批;种植养殖一批;参加公益岗位一批;“合作社带动一批”;对无劳动能力的,政策兜底保障一批;设立孝善基金,引导子女养老一批;教育医疗保障一批;陈家庄搬迁一批。

  近7年来,在太原科技大学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新明和他的队员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抓党建促脱贫,抓产业促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在实际工作中,李新明一班人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鼓励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增收,在师家沟实施的景区开发建设、文物修缮、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工程中,吸收当地贫困户参与其中,把县级产业分红、肉鸡养殖公司分红、村级光伏等资金,用于致富贫困户的劳务报酬,在提升内生动力的同时,也大力推进了景区项目建设。

  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环境,李新明一班人在村级光伏收益中,拿出7万元设立子女孝善基金,通过孝善基金撬动46万元子女资金投入养老,倡导子女养老孝老,解决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问题,他誓把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师家沟百姓过上红火日子。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