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平阳古城蜕变华章

2019-04-11 08:5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开栏话: 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

  1949年10月1日,典雅肃穆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从这一刻始,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掀开了崭新一页;

  从这一天起,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冲锋号正式吹响;

  从这一时间,东方巨龙的强势崛起迸发出空前动能。

  时光似水,岁月如歌。

  70载风雷激荡,70载风起云涌;

  70载风雨共济,70载砥砺前行。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化、纵深式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和重大变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临汾古称平阳,地处山西西南部,东倚太行,西临黄河,北达幽并,南通秦蜀,拥有4300年城市演进文明史。

  从北魏时期白马城创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600多年间,临汾古城几经毁建,几经荣辱,经历了多重自然灾害和历史战乱的洗礼,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阳这块神奇的宝地,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临汾更是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开启了一个新的城市文明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的临汾县政府面对多年战乱留下的城市创伤,着力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产秩序,对遭受战争破坏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恢复修缮,城市功能得到较快恢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根据国家“工业增速、超英赶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指导思想,临汾城先后建起纺织厂、造纸厂、灯泡厂、轴承厂、钢铁公司、动力厂、互感器厂、电控厂、铸造厂等一大批现代工业项目。为适应工业企业城市建设发展布局,临汾县政府主持对主城东、南、北三面城墙门洞实施拆除,先后开通解放路、广宣街城市交通路网,建立了以鼓楼东西南北大街、解放东西路、平阳南北街为城市主干道,城东工业路(今尧贤街)和广宣街等9条辅路为次干道的市政道路路网格局。

  1958年至1959年,临汾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上马。随着临汾电影院、临汾人民银行、临汾铁路行政大楼、临汾宾馆(交际处)、地委办公大楼、临汾人民公园、人民大礼堂、人民电影院、工人文化宫、人民体育场等一批城市公共建筑投入使用,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全面恢复。

  改革开放后,临汾抢抓机遇,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984年底,全市建制镇由1978年的14个增加到72个,城镇人口达到44.63万人,市区人口上升到14万,城镇化率达到14.3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汾市政道路建设全面提速,市区形成三纵四横方格网市政道路格局。20世纪90年代,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速。撤销霍县设立霍州市,形成侯马、临汾、霍州三市沿汾河一川两山城镇辐射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汾、侯马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建立,带动了周边城镇经济快速发展。1999年,全省第一条“以房养路”样板工程——贡院路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市抓住临汾撤地设市历史发展机遇期,大力实施城镇扩展战略,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科学构建城市“西扩、东改、北引、南优”发展思路,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形成城乡互动、区域互应、功能互补城镇发展新局面。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民生状况大为改善……2000年至2019年,撤地建市的近20年时间,当属临汾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阶段。

  再来看一组数字的对比。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1949年,临汾全市生产总值仅有0.9917亿元,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到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7亿元,2000年撤地建市时达到190.81亿元,2005年达到525.2亿元,2011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36.1亿元。201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1320.12亿元。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195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为1679万元,1978年达到9411万元,2000年达到14.93亿元,2010年为160.3亿元,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04.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7.09亿元,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人民收入持续提升。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9年为121元,1978年为260元,2000年为4158元,2010年达到13831元,2017年达到288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9年约40元,1978年57元,2000年快速增加到2195元,2010年达到5287元,2017年更是达到10742元。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